• 77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营养分会公布一份报告 我国人口营养状况一直在改善 饥饿与营养不良是当今世界病痛的最普遍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联合国营养分会公布一份报告
我国人口营养状况一直在改善
饥饿与营养不良是当今世界病痛的最普遍原因
本报讯 联合国协调管理委员会营养分委员会认为:中国人口的营养状况正在改善。
该会最近公布的世界营养状况第一次报告说,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资料,中国在1961年至1963年,膳食中热量供给量为每人每日1800千卡,而1983年至1985年则为2560千卡。中国1975年、1979年及1985年3次测量结果表明,城乡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生长率一直在上升,而且城乡间的差别渐渐缩小。估计低体重儿童在此期间也在减少,1975年为学龄儿童的25%左右,1985年为18%左右。
这份报告是以各国人口、食物数量、儿童营养的指征,以及儿童死亡率的资料为依据的。它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人数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本世纪60年代、特别是近5年来的变化。
报告认为,在70年代,曾经出现过全球性营养改善的趋势。但由于经济衰退和干旱,自80年代初开始,在非洲这种改善不但未能持续,反而出现了急剧恶化的状况。估计非洲有近2000万儿童处于慢性营养不良状态,每年有近400万学龄前儿童死亡。拉丁美洲的营养状况也在恶化。大约有400万儿童营养不良,每年有100万儿童死亡。报告对亚洲的情况较为乐观,认为亚洲自70年代以来营养状况一直在好转。东南亚儿童死亡数在1980年出现过高峰,但这以后在减少。
报告强调饥饿与营养不良可能是当今世界病痛的最普遍的原因。维生素A与矿物质缺乏症非常普遍。全世界约4000万人失明,而维生素A是失明的最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中度维生素A缺乏还使儿童易于得病及死亡。发展中国家的育龄妇女有一半患有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功能及智力发育产生长远的影响。全世界至少有1.9亿人有碘缺乏症,这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严重时可致克汀病。报告宣布,对于这些营养缺乏病已经有廉价的预防措施。联合国的维生素A与碘缺乏的十年防治规划已开始实施。 (白 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