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海,云,天涯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7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海,云,天涯路
柯蓝
题记:旅日华侨实业家陈学忠先生,带了日本七位技术专家,在他的家乡海南岛,设立“太阳养殖示范场”,传授培养对虾、珍珠的技术,为建设海南岛积累资金,用家乡的海水去创换外汇。他还捐款四十二万元在海南建立了“陈学忠科学馆”,为祖国培养四化人才……
一、汽车穿过椰林
深夜,漆黑的海,漆黑的椰子树。我乘坐的小车,在沉默的思索的道路上飞奔……
车子猛然停了下来,穿过宾馆豪华诱惑的灯火,一间普通客房的门开了。同时打开的是两扇温暖的心扉——
我和陈学忠先生,远隔海、云、天涯路,此刻,却以同龄人共同经历祖国几番风雨的名义,以振兴中华赤诚之爱的名义,相逢了。
为了祖国,我们听见了彼此心脏的跳动。
为了祖国,我们听见了彼此亲切的呼唤。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名片?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相互问询?这样的采访,这样的拜会,不需要纸笔的记录。八十年代的录音机早埋在心底……
二、毅力与奇迹
传奇的故事,传奇的人物。四十多年前,一个身无分文、不懂日语的中国青年,来到了日本东京。贫穷使人渺小,但贫穷不能使一个人的毅力动摇:
为了筹集去日本谋生求学的钱,两年加七个月二十天,靠赤脚挑运红糖条到海口街上去贩卖,日行百里,汗水凝聚了他的毅力。
为了富强祖国,不去南洋打工,而偏偏要去侵略过中国的东洋日本,学习他们的科学知识。不是毅力所至,怎会星夜里偷偷瞒着自己的父母,只身孤影,漂过太平洋么?
去了,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漂洋过海去了。毅力是他升起的第一面风帆。
三、我找中国同胞
传奇的故事还在继续……
一个秋天的季节。这本是一个有收获的季节。在陈学忠忧郁、陌生、畏惧的心灵里,能够收到意外的幸运和微小的欢乐吗?没有人能够回答,他自己也无法回答。降生轮把他载进了日本神户海,雾海茫茫……
日本神户,异乡异土。飘零在街头的异乡人呵,何处是你的归宿?谁又是第一个接受你申诉的知音人?
天苍苍,路正长。语言不通,路上的人都用陌生的眼光望着他。怎么办?陈学忠拿出在轮船上请人用日文写的一张查问条,上面写着:“中国人住在哪里?”
他举着这张纸条,寻找在日本的中国!
他举着这张纸条,寻找在日本属于他的事业,他的追求!
中国人在哪里?请告诉我!
四、诗的对话
中国,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魂魄的凝聚。
终于在茫茫神户,在一家挂着“川泰洋行”铺面门口,一位不会说中国话,但认得中国字的叶德馨老板,看见陈学忠的纸条,把他拉到身边。
于是,两个人不用中国话,却用中国文字,交换着一生难忘的情谊:
“你要找谁?”
“找中国同胞!”
“我是中国台湾人。”
“那太好了。见到同乡啦!”
“你是哪里人?”
“广东省海南岛人,从福建迁去的!”
“你来日本贵干?”
“想来这里读书,但没有亲戚,请先生介绍简便的旅店。”
叶先生从头到脚打量了陈学忠,写道:
“初次见面,应多关照,你就住在我家里!”
“谢谢!”陈学忠流出了热泪。
“别客气!都是炎黄子孙,同胞兄弟!”
在祖国的名义下,两颗心相识相知了。
就这样,传奇人物有了一个传奇的开始。陈学忠留在叶家做杂工,开始了拚搏的生涯。
五、 爱 的 结 晶
有勤奋的一生,有拚搏的一生,有艰难曲折和失败的一生,也有个人富贵,却庸庸平淡的一生。到底是人在选择人生道路?还是人生道路在锤炼、创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人?
总之,陈学忠从做杂工攒下了钱,又去读大学。从一个法律系学士又成为一个企业家,他经营中国餐馆,又经营地产,这些只是一个个成长的职业烙印。但一个真正的陈学忠,一个被人尊重敬佩的陈学忠,却是在三十年之后。他念念不忘对祖国的热爱,对海南家乡的建设。他先后十五次往返于日本与海南岛之间。为谋求改变家乡面貌,他那颗思谋着让家乡摆脱贫困落后的拳拳之心,在日夜跳动。
他把不用柴烧的水泥砖,从日本引进到海南岛来了。他自己掏钱送海南的青年到日本留学去了。他出资兴建宏大的科学馆。他兴建水上养殖场。他乘坐的飞机,在日本与海南岛的海天云雾之间穿梭,他看见的难道只是海,云,天涯之路么?……
不,他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一个用炎黄子孙们的爱重铸的中国!
祖国呵,请接受这海外游子的祝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