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改造老企业办合资企业扩大出口产品 辽东半岛发展外向型经济 去年创汇大幅度增长 建立五十五家“三资”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造老企业办合资企业扩大出口产品
辽东半岛发展外向型经济
去年创汇大幅度增长 建立五十五家“三资”企业
本报沈阳2月6日电 记者段心强报道:从今天辽宁省委常委会获悉,辽东半岛外向型经济建设初见成效:1987年大连口岸出口创汇37.85亿元;其中辽宁产品创汇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共签合同139项,合同总额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建立“三资”企业55家,金额2.0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
辽东半岛地处太平洋沿岸和东北亚的中心,属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通向世界的窗口。去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把辽东半岛外向型经济建设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企业老化、设备老化、技术老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差。省委、省政府组织大中企业技术改造,生产优质出口产品。去年机械工业出口创汇比上年翻一番,纺织工业出口创汇比上年增长43%。大连石化公司边技术改造,边生产出口产品,去年已有51种产品销往美国、英国、西德、日本、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高达3亿美元,人均创汇2万多美元。
在开发辽东半岛中,省委、省政府还注意改善环境,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办合资企业,扩大出口产品。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合资企业212家,其中112家已经投产,年产值达到2.5亿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大连无线电七厂、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大连分公司和香港裕通贸易公司合资办起大通铜箔层压板有限公司,产品达到80年代初水平,既代替了进口产品,又大量出口,年创外汇107.8万美元。
他们还根据国际市场需要,按“贸—工—农”型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创汇农业。去年农村外贸出口收购额达6亿元,比上年增长50%。新金县把全县分成三个各具特色的外向型出口专业经济区,建立出口基地,使出口商品大幅度增加,1987年出口商品收购额1.5亿多元,创汇3680多万美元,涌现出著名的杨树房服装厂等年出口创汇百万美元的乡镇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