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我党早期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凃俊明同志在京逝世 首都各界七百多人向遗体告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我党早期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凃俊明同志在京逝世
首都各界七百多人向遗体告别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首都各界700多人今天下午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向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凃俊明同志的遗体告别。
凃俊明同志1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
李鹏、薄一波、宋任穷、温家宝、李德生、方毅、杨易辰、杨静仁等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并献了花圈。
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胡耀邦、王震、习仲勋、芮杏文、温家宝、杨得志、张爱萍、陈丕显、陈锡联、胡乔木、程子华、王丙乾、郑天翔、康克清、杨成武、王光英、马文瑞、蔡畅、倪志福、邓力群、王鹤寿、李达同志,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政协、全国总工会、《红旗》杂志社等单位,献了花圈。
凃俊明同志是湖北省黄冈县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16年与张浩同志(原名林育英,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曾任129师政委、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结婚。1924年她参加革命后从事职工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在武汉、上海等地继续做妇女工作、地下工作,以及交通员、侦察员等工作。她在白色恐怖下成功地掩护过瞿秋白、刘少奇等一批著名的党的领导人。1932年,上海党的机关遭敌人破坏,凃俊明同志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残酷刑讯,凃俊明同志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35年凃俊明同志出狱后,在上海、湖北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她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解放日报》社、光华书店、陕甘宁边区银行工作。随后的十几年间,她一直从事儿童工作,1980年被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凃俊明同志从大革命时期以来就信仰共产主义,和家人及亲属一起为其实现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她在严酷的环境中,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严守了党的机密。
在延安期间,她十年如一日,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对同志从政治上、生活上多方关心、热情帮助,是延安时期几位受尊敬的老大姐之一。她对革命的后代关怀养育,孩子们都叫她“凃妈妈”。
建国前后,凃俊明同志从事了十余年的幼儿保育领导工作。她为培养革命下一代,不辞辛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培养革命新一代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当年的孩子现在已成为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凃俊明同志忧国忧民,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极为不满,表示出极大的愤慨。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对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感到极大的欣慰。她年事虽高,仍不忘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凃俊明同志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时期,为革命先后献出了丈夫、两个弟弟和一双儿女。她光明磊落、忠诚正直、艰苦朴素、勤奋终生,表现出老一辈共产主义战士的高风亮节,是我们党的一位无名英雄。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