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国外请客所见所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9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外请客所见所感
黄晴
在东京时,有过几次外国朋友请客吃饭的经历,总的印象是:说得多,吃的少;“请吃”更多的被视为交际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为了宾主一饱口福。
一次,一位巴西朋友和几个人相约去中国旅游,其中有法国驻日使馆商务参赞。这位巴西朋友电话邀我去那位参赞家聊一聊,帮助他们确定旅游路线。我应约前往,主妇一边备餐,一边参加谈话,相当热情好客。至于饭,只有几片面包,一盘色拉,一道类似摊鸡蛋似的菜,外加点饮料,如此而已。
在一次东京中国留学生社科研究会上,我结识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惠廷,此人是美国声望颇高的亚洲问题专家。他约我一谈,谈话后我又帮助他去神田中国书店找到丢失的几本书。时已正午,他要请吃饭,于是走进一家快餐店,一杯饮料,一道普通菜,简简单单,但我们谈话却很尽兴。
我感到,外国一些有身份或声望的人物在请客吃饭方面,绝少中国人那种“面子”观念,并不认为请客没一定排场就失身份丢面子。他们请客循简易的原则,不干主客都不胜负担的事。同时,也有明确的经济考虑,决不打肿脸充胖子。
日本人请客要讲究得多,但工作餐却也简单。笔者在采访一些大公司和企业时到了午餐时间,主人便一人送一只饭盒,大家边吃边谈,既解决热量问题,又充分利用时间。
日本这个国家有些“民富国穷”。私营大公司往往要搞极奢华的大型宴请,那是为了搞推销或疏通人际关系。国家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宴请就较为简朴。有些宴会是要掏钱才能参加的。例如日本电子协会举办了一次国际研讨会,一般与会者要交2万日元,但参加的人很踊跃,大家都想了解国际电子行业经营新动向,开阔自己的思路。饭食是极简单的,仅仅是几片三明治,一点生菜色拉。在东京的大饭店,常能看到许多人在宴会厅门口签名交钱,然后戴上一朵花步入宴会厅。
其实,设盛宴招待客人未必就能取得他人好感。一次,日本一个宗教团体组织了一次“日本食文化旅行”,招待各国驻日使节。规格相当之高,招待也极为周到。但笔者询问某些欧美国家外交官的感受时,有人竟说:“在全世界支援非洲灾民之时,举办这种活动真是愚蠢。”主人一片盛情反倒落个费钱出力不讨好。
据说,美国近年的工作午餐标准不断提高。这大概和累进所得税制有某种关系。有些企业赚钱赚到一定程度便不愿多赚了,想办法把钱花出去然后打入成本,颇有些“不花白不花”的味道,于是工作午餐、旅差费之类的规格都步步登高。由此看来,要改变大摆筵席的风气,注意培养民众高尚的民族文化心理固然重要,但政策措施似更不可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