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曹聚仁趣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艺轶话

  曹聚仁趣事
沈震亚
30年代,在上海教授群中,曹聚仁先生可称得上是个典型不修边幅的文人。他常穿的一件蓝布长衫,经过十来个春秋的日晒雨淋,早已变得青白不辨了。据他的一位学生回忆说,有一次,他在传达室寻觅自己的信件,来了两位衣着入时的女同学向他索取招生简章,曹顺手递了两份给她们,她们就这样认定他是校工,连谢也没谢一声,转身走了。后来,其中一位被录取,恰好分在曹的班级里上课,她见是“校工”来授课,气得眼泪几乎掉了下来:“咳!这么大的大学,真怪,连教授都没一个!”
曹聚仁先生曾在赣州主持过《正气日报》笔政,因言论触怒了当地几位文人,他们便群起著文而攻之。有马兵其人者,写了篇题为《奴才相》的稿子,径自投到曹主编的报纸上,对之冷嘲热讽。不料,曹聚仁照登不误,只是把篇名《奴才相》和作者大名用二号字排在一行,一眼看去,赫然成为“奴才相马兵”了!
其间,曹聚仁先生曾去赣州青年业余补习学校演讲。当时,我是该校教师,有幸聆听。曹在演讲中,评析了老庄哲学和孔孟之道。会后,有一青年就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语,向他提出不同看法。曹聚仁当即请教:
——那就听听你的见解吧!
——我认为难养的意思,应该理解为难产。
——唯女子与小人又怎样解释呢?
——这难道还不够清楚?难产嘛,就是女子和小孩的事,岂有男子汉难产的呀?
曹聚仁在学术问题上,一向善辩,当仁不让,只有这次,忍俊不住之余,不得不翘起拇指连声大呼:“高见,高见,仁兄高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