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开创我国话剧现代艺术新生面 《桑树坪纪事》受到首都戏剧界赞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开创我国话剧现代艺术新生面
《桑树坪纪事》受到首都戏剧界赞誉
本报讯 记者易凯报道:2月6日,首都戏剧界知名人士40余人,出席了由中央戏剧学院、《文艺报》、《戏剧报》和本报文艺部联合召开的话剧《桑树坪纪事》座谈会,高度赞扬了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86级)演出的话剧《桑树坪纪事》开创了我国话剧现代艺术的新生面。
与会同志指出,《桑》剧是一个集几十年来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和近十多年革新探索成果之大成的舞台杰作,是新时期话剧改革创新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是把巨大的社会内容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的一个典范。这出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当代话剧艺术,在经过相当长时期艰难的摸索和探求之后,已经趋向成熟和完善;预示着话剧艺术在我国蓬勃发展的美好远景。
与会同志认为,该剧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它的创作者的直面民族苦难历史的非凡勇气。剧作在表现时代精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有新的开掘;对人物的把握从浅层的价值观念向人的本体大大迈进了一步;人物的真实性和性格的完整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有着很深的历史内涵。剧作对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是冷峻的、严肃的,但不是绝望的,充满着赤子般的挚爱,怀抱着巨大希望。
与会者对这出戏的导演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剧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兼容并蓄,广泛吸收,将一切新的、外来的艺术观念、演剧原则和舞台语汇同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欣赏习惯相结合;将话剧再现和表现的艺术原则相结合;在破除了舞台现实幻觉的同时创造了一种和民族审美取向相结合的诗化的意象;在保留了话剧艺术本身固有的优势的同时有机地交融了音乐、舞蹈、造型等艺术的特长;使整个演出被“力、劲、美”所浸透、充塞和鼓荡,使整个剧场始终波动着历史之魂和民族之魂的伟力。
著名戏剧家、评论家、导演曹禺、陈荒煤、唐达成、刘厚生、黄宗江、江晓天、林兆华、谭霈生、王贵、顾骧等出席或书面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