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五十一家大企业负责人聚会上海 提出搞活大企业九点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1
第1版(要闻)
专栏:

  五十一家大企业负责人聚会上海
提出搞活大企业九点建议
本报讯 鞍山钢铁公司、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北京四通集团公司、广州市万宝电器工业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大连造船厂、攀枝花钢铁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总公司、天津手表厂等51家大企业的负责人,最近聚会上海嘉定,参加中国大企业第二届圆桌会议,讨论大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就搞活大企业发表意见。
与会者们认为,9年改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搞活了农村,搞活了小企业,也为大企业增强了一定的活力。但是,与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大企业的经济活力与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反映在经济生活中,那些技术层次低、投资规模小,产出周期短的产业和领域,发展很快;而对国民经济有决定意义的新技术、新产业的开辟,进展缓慢。在今日国内结构大调整,国际经济大循环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不对大企业政策和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就会错过历史的机遇,国家将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此,大企业家们深感焦急和忧虑,迫切希望放开手脚,在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企业家们根据十三大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更为根本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出发,一致认为,对大企业尚须在承包制的基础上,进行更具整体性的改革。为此,这51家大企业负责人期望:
一、参与计划制订。在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经济政策过程中,应当吸收大企业的代表参加,使国家计划建立在大企业的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同时也使大企业能了解政府的意图,主动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作出努力。
二、改善计划管理。当前最紧迫的是减少指令性计划,并将指令性任务逐步改为国家优先订货,企业保质保量完成,价格由国家与企业协议;相应地这些企业也应优先取得紧缺物资的供应,以此替代指令性计划管理办法。
三、自主决策投资。允许大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投资,成为一业为主、兼营多业的集团。延长大企业的承包期限。允许大企业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同时以利税分离,税后还贷和加速折旧这三项措施增强大企业的投资和筹款的自主权。
四、直接对外联系。赋予大企业直接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权力,包括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在国外投资等活动加快改革外汇留成制度、汇率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形成外汇市场,使大企业成为有活力的国际竞争主体。
五、建立产业金融。在金融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希望政府着力解决大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中央银行应对各专业银行持有的资信良好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商业票据实行再贴现,使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直接得到中央银行的金融支持。同时,允许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创办产业银行和集团银行,改善大企业的融资地位。
六、健全法人制度。大企业应当能够充分发挥对中小企业进行改组、联合和集团化的作用,使大企业能够通过联合、兼并谋求发展,同时亦使产业组织能由此而逐步优化。为此,应当迅速建立起保护债权和产权的社会规范,并制订反封锁法和公司法,使企业能够在统一的国内市场上自主活动,同时使对某一企业的控制权不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依据。而是以资产投入关系为依据,以此打破横向联合中的“三不变”原则。
七、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企业经营者不再按政府的干部考评系列管理,建立企业经营者考评制度,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能随着资产增殖和经营规模扩大而提高。
八、建立企业家组织。为了反映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维护他们的利益,应当建立由企业家推举产生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家组织,以及政策研究机构。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多的对话渠道,给企业家以更多的就重大的经济社会政策进行磋商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九、成立行政法院。尽快制定行政法规,建立行政法院,受理诉政府违法的案件,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以上各方面的改革,牵动面广,难度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但是,经过九年实践,搞活大企业的条件已初步具备,方向也大体明确。大企业家们认为,当前亟需各方协力,妥善规划,先选择一批大企业进行整体性改革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行,为使大企业真正能够成为振兴中国经济的基石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