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为何难以敲开奥运会大门? 中国男排应反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为何难以敲开奥运会大门?
中国男排应反思
0∶3,中国男排输了。奥运会的大门对中国队的小伙子开得更小了,仅剩下一条窄窄的缝隙。如果在两三年前中国男排输给荷兰队,简直不可思议,然而现在确实无可争辩地输了。
回顾中国男排80年代以来的历史,恐怕是走下坡路比上坡多。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时,不夸张地讲,中国队具备争夺前三名的实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分别得了第五名和第七名,球迷们对此还很不满意。眼下中国男排连进入世界前八名都相当困难。
什么原因使中国男排进步不快呢?可能有多种因素,但我认为主要是跟不上世界排球飞速发展的潮流。80年代初,中国男排有一套世界先进的快攻技战术,像汪嘉伟的前飞、背飞等。后来别人把这些法宝学去,人家的身材又比我们高,身体素质更好,这一来我们的长处没有了,短处便显得更为突出。
这个教训说明,无论哪个队,无论什么人,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缺少创新,放弃自己独特的东西,就意味着将要掉队。反之,敢于大胆改革旧的一套训练方法,积极引进新的东西,就能够从落后赶上先进,走到新潮流的前列。比尔教练执教美国男排打败苏联队,以及塞林格执教荷兰队成功的经验,都是例证。
其次想谈谈士气。中国男排目前的班底是1984年组成的,当年调整队伍的目的是为了四年后的奥运会,因此尽管那时拣了个机会去洛杉矶练兵,成绩不理想,人们都能理解。经过四年的千锤百炼,队伍按说应该成熟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不就是为了到奥运会显身手的这一天吗?可是据说自从去年输给日本队后,中国男排有点一蹶不振,队员的情绪起不来。其实路还没有走绝,怎么能先泄气呢?负于日本队不等于必然要败给荷兰队,现在输给荷兰队也不等于过几个月一定也打不过别的欧美强队(假设对手是加拿大队或瑞典队吧)。
一支队伍如果没有士气,就很难把全部潜力都发挥出来;如果缺乏信心,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弱点。
希望中国男排珍惜还剩下的最后一次机会,抓紧最近几个月时间,鼓起士气和勇气,在精神面貌和技术战术上都来个突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