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李鹏在企业承包座谈会上谈国务院部署 今年经济工作抓好四件大事 必须稳定物价;坚决组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3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在企业承包座谈会上谈国务院部署
今年经济工作抓好四件大事
必须稳定物价;坚决组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本报北京2月12日讯 新华社记者徐耀中、本报记者张国荣报道:国务院代总理李鹏今天在全国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座谈会上说,1988年经济工作的方针中央已经确定,这就是进一步稳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总揽全局。
李鹏说,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国务院已经作出部署,要大力抓好几件大事:
第一,稳定经济,必须稳定物价。在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关键要按价值规律办事,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既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又要使群众生活得到适当补偿;第二,必须坚决组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对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具有深远意义,决不能贻误时机;第三,继续大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第四,采取坚决措施,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以节约财政支出,缓和市场压力,转变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全国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座谈会是2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在今天结束。姚依林、薄一波、张劲夫等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李鹏指出,去年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企业内部的改革,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承包制的推行,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这几句话是中央对去年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总的评价,也是中央对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充分肯定。他说,几年来,特别是去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承包制是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承包以后,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起钩来,大家都向经营效果使劲,从而推动了企业的挖潜改造、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去年工业速度增长相当高,而大部分产品是适销对路的,没有出现严重的积压浪费,这是一个大进步。承包制也使双增双节落到了实处,挖掘了蕴藏在企业内部的潜力。
李鹏说,我们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标。实践告诉我们,在我国现阶段,许多矛盾的解决,许多困难的克服,归根到底要靠工业效益的提高,而工业效益的提高,要靠承包经营责任制。大家要集中精力,精心指导,用两三年时间把企业承包制加以完善和配套。
李鹏说,全面推行承包制的时间还不长,发展也不平衡,还有许多问题和矛盾有待解决。1988年将是承包制发挥更大效益的一年,也是开花结果的一年,虽然任务很艰巨,但有利条件也很多。大家对改革的认识比较统一了,“企业法”、“承包条例”等一批法规、条例将要陆续通过和颁布实施,使承包的外部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执行承包制重点是理顺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但并不等于理顺了企业内部的关系。还需要扩大承包面,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推进企业内部机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后劲,有条件的企业要普遍推广“满负荷工作法”、“厂内银行”和其他行之有效的促进现代化管理的方法,没有条件的企业也应创造条件推广这些好的方法,使企业从粗放经营转变到集约经营。同时,也要探索租赁、转让、股份、合资、联营等多种经营形式。
李鹏说,做好这些工作,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有一批勇于改革、善于管理、具有较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人才的开发培训,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同时还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只有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是搞不好的。从国家来说要加快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企业实行承包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李鹏最后说,我们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和经验,但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管理企业、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在今天的会议上,国家经委表彰了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和首钢等七个企业。李鹏等领导同志向他们颁发了“企业改革创新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