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春节习俗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春节习俗的思考
仲富兰在《八小时之外》第一期撰文说,每到春节前后,许多报刊都登载些有关春节旧俗的文章,什么“压岁钱”的来历、“祭灶神”的程序、守岁的仪式,等等,年年如此,不厌其烦。他们以为民族文化学不过这些枯燥无味的老皇历,逢年过节,就拿出来晒一晒。与其说民俗文化是一门研究传统的学问,毋宁说是一门研究现代社会生活和民众心态继承的学问。如果不研究现实生活中当代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民俗文化的新问题,而一味引导人们“向后看”,这门学科还有什么意义和前途呢?
怎样对待春节节俗?需要作一番甄别和分析。生活中许多习以成俗的东西,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改又改不了,变又变不成。有人说,这就是民俗。不对,这样近于直视地表达民俗是不准确的。对于民俗中的良俗,即具有民族特点、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因素和风俗习惯,要继承并发扬,而那些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背离现代意识,有碍社会发展,就只能算是陋俗,是流弊,这自然要归入剔除之列了。“过年”本身就是辞旧迎新,那么,对过年习俗也应当革故鼎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