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批评后的笑脸最喜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批评后的笑脸最喜人
楠客
人民日报1月31日发表了批评文章《你们真敢干呀》,第三天国家物资储备局就致函报社表示“诚恳接受批评”,先责成用公款大规模请客的所属储备处领导检查,然后等待“核查处理”。
批评后的笑脸最喜人。有些人平常谈起报纸批评,高度赞扬,热情支持,大义之状令人激动不已,但真的批评到他的头上或者手下,那种“太岁”脾气就按捺不住了。有些事,比如用公款请客,要弄清楚并不难,可是往往调查起来却兴师动众,蹉跎岁月。有些人其实不是调查谁该负什么责任,而是调查批评稿中有没有纰漏。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就这样弄成一团乱麻。还有些老兄像小孩子赌气一般,从此再不睬任何记者。至于骂骂咧咧、威胁要挟记者的,固属末流,但非绝无仅有。
“闻过则喜”并不时新,古已有例。要说今天的特别之处,我看它不只是一种德行,还反映出被批评者的修养水平。今天的批评是帮助,目的是为了工作更好,政治民主。因此,让“舆论监督作用”这个新闻固有的功能发挥出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如果报上老是“报喜不报忧”,老是念叨“批评难”,那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同志在报上表示要当“记者的朋友”,鼓励和支持报纸批评。这不只是新闻界的大幸,也是国家的大幸,有了这种空气,批评监督无疑会多起来,搞不正之风的人可能会有所收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