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沙力办法律咨询服务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法制园地

  沙力办法律咨询服务台
在新疆鄯善县巴扎(集市)的东头,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总有不少人围着一名青年军人问长问短,好不热闹!原来,那是新疆军区某部维吾尔族排长沙力自办的法律咨询服务台。
一年前,沙力由新疆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担任排长。去年6月,他走访驻地维吾尔族青年农民卡德尔家时,卡德尔高兴地告诉他:“我就要结婚了,到时请你参加我们的婚礼。”沙力一打听,得知卡德尔的未婚妻巴哈古丽竟是他的姑表妹时,当即劝阻:“《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你应当退了这门婚事。”卡德尔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法不法的,只要两家大人同意,我们两人相爱就行。”后来,在沙力的多次劝说和帮助下,卡德尔退掉了那门婚事。
去年5月,县里统一规划城镇建设时,决定收回城郊维吾尔族居民托乎提4年前私自占地盖房占用的地皮,并要求他支付部分赔偿费。托乎提却坚持不搬迁。后来,县城建局限定他搬迁的期限。托乎提急了,他跑到巴扎上找沙力为他“打官司”。沙力听他讲完事情的原委,微笑着说:“这个官司,我不能替你打。”说着,沙力从挎包里掏出一本《土地法》,讲解起有关条文。托乎提听着听着渐渐开窍了:是呀,土地是属于国家的,个人哪能随便侵占呢?回家后,他把在巴扎上学到的法律知识讲给家中的人听,全家人很快想通了,10天内就搬迁了,还主动交了赔偿费。
去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沙力刚来到巴扎上,一位维吾尔族大娘也匆匆赶来,说是有件事得请他作主。原来,大娘叫肉孜汗,是驻地一个乡的农民。3年前,她丈夫吐尔逊与伊宁市退休职工杨某签订了一份购瓜合同。吐尔逊按照合同,向杨某提供了2000公斤哈密瓜,应得现金500元。开始,杨以种种借口不支付这笔钱。去年初,吐尔逊病逝,肉孜汗连续去了几封信,追问这笔钱。杨某却回信说:“过去订的那份合同没有用,你告到哪里都不行。”
沙力看完吐尔逊当初签订的合同和杨某的回信,安慰大娘说:“这个合同是有效的,可以通过法律解决,您不用着急,我帮你写诉状,等会再领您到县法院开个证明,您带个翻译去伊宁市打官司,准能打赢!”
写完诉状,他想到大娘第一次外出打官司可能有些胆怯,又耐心地讲解了《经济合同法》的有关条文,介绍了诉讼的一般常识。
半月后,肉孜汗打赢了这场官司。当她从杨某家取回那一笔钱返回鄯善时,先来到巴扎上,含着热泪向沙力报喜,连夸法律“亚克西”(好)!沙力“亚克西”!
半年多来,沙力排长的休息日全都用来“赶巴扎”了。他自费为少数民族群众买了200余册法律知识书籍,调解了52起家庭、邻里纠纷,解决了多起遗留多年的民事和经济纠纷。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称赞他是“信得过的‘卡得尔’(干部)”。杨功成 谢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