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凌叔华致萧乾 关于陈西滢的晚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5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筒

  凌叔华致萧乾
关于陈西滢的晚景
炳乾:
日子过得太快,一转眼又三四年不见了。小莹前日来伦(敦)带到你的消息,甚以为慰。
但对于您的玉照,无法找寻至以为憾。溯自我们离四川时,本来想带出二大本珞珈山及北京所有的照片(小莹抱一大本,我抱一大本),但到了重庆机场,飞行员大声宣布每人只许带一小箱衣服,手上及口袋不许带一点东西。宣布未已,美军人即走来查看每人手上身上曾否挟带东西,我同小莹手上照相本即被拿去掷了!当时,我同小莹都热泪盈眶,但居人篱下,我们敢哼一声吗?因为那是黑市买到的美国运输机票,他们有力量把乘客处置的。当时我同其他人一样:含了泪上飞机算了!那些照片中不少是北京及珞珈山珍贵纪念品。
在伦敦,西滢因照相太贵,他不敢像以前照相那么大方了!说来可怜,他后来虽在UNESCO(教科文)做代表,但台湾政府不喜欢他,说他没用,其实只因他不到C·C部下走动。西滢在最后七八年,可怜得很,每月无钱寄来,但还得到巴黎UNESCO报到。我每月要贴钱生活,心中悲愤莫名,但有什么法呢?后来西滢辞了代表之职,他本无积蓄,幸我可到新加坡大学,后又到多伦多大学教书,西滢可以松一下。但后来因孙女回英上中学,又巴巴的把我由加拿大电召回家做饭及做女房东,陈氏一家方可活下去(因你也是西滢的至交之一,故告你这事)。但过了一年,我的积蓄拿出修房,在伦(敦)生活无法,我只好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中文去。一年之后,西滢又电召我回,那时孙女已上了中学了。她也需要我侍候。
在伦敦一无找生活之法,只好埋头写作。在英是挣不到稿费的,你是知道的。后来还好,发现可以修理住屋出租,方不至困穷。
后来,西滢的血压高,一日比一日可怕,到1970年5月底,他忽地中风,完了一生!
西滢过世后,在台北的北大、武大、中大、台大学生联合会给他开了追悼会,可怜那时政府只送了两三个字的挽辞。台北友人都代不平,但无法子!
我在那几年,苦头是吃够了,女儿又不能帮助一点,结果她仍嫁了个穷教授,孙女仍由我管,直到三年前我劝孙女去美做事。她是一所大学建筑系的博士,在欧美声价甚高,在英国则找不到事情做。所以我供给她到美国碰运气,好在她有姑母在美可以依靠一下。直到前三年她找了好事(她是原子专家之一,一年4万美元,4年合同),我们由此也松了一下。
至于我的健康,却因为卖屋之后又被奸人算计逼卖下层住房,半夜拆了卧房之窗,我着了凉,次早即成伤寒重症,二星期之后我又被逼得搬家,因病情严重,又不能不搬,跌了一跤,即伤了背骨了!
关于你的照片事未讲完即无地方再写下去了。此时忽然记起西滢死后,台大武大同学即提议为他开追悼会,他们要陈洪来问我把所有照片给他们用。我无法拒绝,只好让他们了。
       1987·10·于英国
(凌叔华:广东番禺人,小说家,陈西滢之妻。20、30年代经常在《新月》等刊物上发表小说。著有短篇小说集《花之寺》、《女人》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