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苏联开始注重群众体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6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苏联开始注重群众体育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苏联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它的体育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集中力量培养尖子运动员上,因此自1952年首次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以来,一共夺得1050枚的奥运会奖牌。然而,随着改革浪潮在苏联全国兴起,苏联的体育工作也开始转向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参加体育锻炼。
为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兴建的室内体育馆,目前已完全对外开放。它利用档板可将全馆分为几个部分,供公众进行各个项目的活动。目前体育馆已出现健美班、体疗室、保龄球房等。那里的室内游泳池也每周7天开放,每天从早上7时一直利用到晚上11时。还专门开通了公交线路为来往的公众服务。在寒冷的冬季每天仍有6000人在那里锻炼。
同样,在奥运会的自行车赛场,跑道内圈练跑步,外圈练自行车,当中则用于练习体操的滚翻。此外练举重的,搞器械体操的,练健美操的和老年保健操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向那里的医生咨询减肥之道。
在苏联体育界,工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全苏工会共拥有各类运动场所22万个,各种各样的体育馆2.8万座,每天可有1600万人在那里开展锻炼。过去这些体育设施只是用于举办可显示“成绩”的运动会,如今已转而用于增进广大工会会员的健康。
苏联的国家体委也开始注重群众体育了,去年已将学校体育课从每周两节增至3节,并增建了200处面向公众的体育设施,到1990年这样的设施还将增加1800处。
苏联国家体委从去年开始实行自负盈亏,从而结束了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它既要保障奥运会运动员的训练,又要开展公众体育。于是,在原先发行的体育彩票和体育报刊以外,它还和外国企业合建体育用品工厂,而出售这些产品的收入仍用于发展公众体育。这些措施不仅活跃了群众体育运动,而且吸引了大批青少年投入体育运动。 陈鸿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