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除夕,在SOS儿童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9
第2版(要闻)
专栏:

  除夕,在SOS儿童村
新华社记者 侯严峰 新华社通讯员 宗卫东
农历丁卯年除夕对于中国烟台SOS儿童村的86名孤儿和他们的14位“妈妈”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1987年5月22日举行了儿童村落成典礼后,他们便成为世界上第254个SOS儿童村的村民。自此,共同的命运把他们联结在一起,成为彼此相依的亲人。
除夕来临了,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别墅式平房里笑语欢歌,饭菜飘香。他们在这里度过既熟悉又新鲜的传统节日。
16号住宅里,孩子们七手八脚地往墙上贴年画,“妈妈”初九玲在灶台边忙碌着。宽敞、洁静的住宅充满胶东农村特有的“忙年”气氛。
“年货都办齐了?”我们问。“办齐了,肉蛋鱼虾样样不缺。置办这些年货总共花了200多元呐。”39岁的初九玲不无夸耀地说。她抚养的5个孩子分别来自蓬莱、海阳等地农村,在一起生活不久,孩子们与“妈妈”就难舍难分,亲同家人了。将满12岁,恰是龙年出生的王成京去年11月才来村认了“妈妈”。农历腊月25日这天,他的爷爷、奶奶专程赶到儿童村领他回蓬莱老家过春节,小成京却执意不肯。短短几个月,儿时依稀留下的对生身父母的记忆,已为新“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替代,他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妈妈”和弟弟妹妹们,哪怕只是暂时的。
“妈妈”张雨霄为她6个孩子去年学业上的明显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
32岁的张雨霄高中毕业,来儿童村落户后当上13号住宅的“妈妈”。她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孩子们,而且对他们的文化学习要求也很严格。今年10岁的张春成在襁褓中就接连失去了父母。9岁那年来到儿童村时,一年级的语文考试竟得了零分。曾当过幼儿教师的张雨霄特制了一块小黑板,并让家里寄来《汉字笔画名称表》等教学用品,每天晚上都按时辅导张春成和其他孩子学习功课。经过她的循循善诱,小春成终于“开窍”了,最近的期末考试,他语文、算术两门功课成绩都在80分以上。
“孩子们好学上进,俺这当妈的脸上也有光彩,今儿过年得好好犒赏犒赏他们”。张雨霄笑吟吟地指着一个装满年货的筐子:“喏,光鲜鱼就买了15多公斤”。
在儿童村的14个家庭中,要数12号住宅一家人的组合最有缘份。王玉秀姐弟三人来自北国边陲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侯晓峰姐弟俩老家在河南省农村。烟台电视台在春节晚会节目中,录制了这家兄妹的小演唱。此刻,这5个异性兄妹身着“妈妈”郑忠燕为他们缝制的新棉衣,为我们表演了欢快的迪斯科舞蹈,接着又以一首动听的《儿童村就是我的家》表达了他们纯真的心曲:“我有一个好妈妈,无私奉献人人夸……世上的妈妈就数她”。
……
夜深了,吃罢年夜饭的孩子们和他们年轻的“妈妈”幸福地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会节目,等待着龙年钟声敲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