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黄淮平原三千集镇迅速崛起 农村商品率达百分之六十,两千万农民离开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9
第2版(要闻)
专栏:

  黄淮平原三千集镇迅速崛起
农村商品率达百分之六十,两千万农民离开土地
新华社合肥2月18日电(记者王正忠)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黄淮平原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约有3000个集镇正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农村商品率达到60%以上。这是记者最近在走访了黄淮平原一些地区后看到的喜人景象。
横跨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4省的黄淮平原,1978年以前,不少农民生产还处于“背朝苍天脸朝地”状态,有些地方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近几年,黄淮平原约有2000万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黄淮平原的农民不仅搞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还迈步跨入了养殖业、加工业、工业、商业、旅游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等。安徽省阜阳地区有数万农民自愿结成各种形式的联合体,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自我服务和协作生产,家庭工业总数达到18万多个,产值达10亿多元,约占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0%,比1978年增长25倍。
现在,黄淮平原农村涌现出50多万个专业户和上千个服装、药材、编织、粮油和牙刷等各类专业市场。这些专业销售市场,一面零售,一面批发,从面向本地到面向外省或海外。同时,他们联系着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从中捕捉市场信息和学习务工经商本领,以便向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江苏省江都县杭集乡,如今在几户农民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牙刷专业市场,去年生产牙刷2.5亿支。这个专业市场除有2000多名供销人员到外地跑信息、搞经销外,每天还接待数百名外地来这里采购牙刷的经商者,产品行销29个省市自治区。
乡镇企业也在这一地区蓬勃兴起。目前,黄淮平原已有1/5的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到200多万个。据4省统计,去年,黄淮平原乡镇企业的产值达到400多亿元。一些乡镇企业还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鲁西北地区已有500多个乡镇企业的产品出口创汇,创汇额接近一亿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