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自古英雄多磨难——记国家男篮中锋宋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自古英雄多磨难
——记国家男篮中锋宋涛
优越的运动天赋为宋涛在篮球运动领域里开辟了平坦的进身之路。他15岁投身篮球运动,18岁入选国家队,21岁成为美国名牌职业队认可的唯一中国球员,真可谓幸运儿。但宋涛又是中国男篮公认的倒楣鬼,在国家队短短的四年里,他因意外事故痛失征战奥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两次机会。
1984年初,国家队教练钱澄海把宋涛从国家青年队调来接任韩朋山的中锋位置。随后出征波兰,小将宋涛不负众望,几场比赛表现不凡。正当他满怀信心地准备参加奥运会的前夕,他的心脏被查出毛病。当复查后发现心电图正常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已踏上异国土地。他当时的心情不难想象。
钱澄海没有忽视眼前这个2米07的可塑之才。经过两年的磨练,宋涛良好的爆发力和灵活性充分显示出来,并在中国队“快速、灵活”的战术方针引导下纵横驰骋。教练张卫平评价宋涛“特别能跳,特别爱跳,擅长空中作业,抢篮板、盖帽、扣篮是他的拿手好戏”。
1986年在西德超级杯国际篮球邀请赛上,宋涛的球技引起了一个美国人的注意。宋涛当时哪里想到观察自己多日的老人竟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篮球职业队——亚特兰大鹰队的主教练。就在鹰队下聘书邀请宋涛加盟该队1987—1988年度阵容的前两个月,也是国家篮球队准备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宋涛在训练中撞成膑骨粉碎性骨折。22岁的宋涛只好在训练场边或电视机前,眼巴巴地瞧着同伴厮杀。他渴望上场出力,却力不从心。这是什么滋味?!
然而,他并没有因久病不愈和错过一次应聘良机而闷闷不乐。大年初二,记者见到他时,他说,眼下膑骨的损伤尚未恢复,但又不敢生疏了球性,每天力所能及地练练投篮、运球,全队战术训练他每次必看。而外语、古文等业余爱好却因他有大块时间而得到满足。
他向记者透露,美国亚特兰大鹰队总裁已来信慰问并许诺,伤愈后仍有资格加盟该队1988—1989年度阵容。
人们期待着这只受伤的“雄鹰”能在“鹰”队中展翅搏击的心情,丝毫不亚于鹰队的总教练。宋涛,也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本报记者 李北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