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送光和热的北京“嘉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0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送光和热的北京“嘉茂”
格来
西藏高原,在茫茫的大草原和山高谷深的偏僻县里,有时出现一位高个儿、戴近视眼镜的汉族女同志,头上冒着汗,不辞辛劳,给藏族农牧民安装太阳灶、开水器和可移动的太阳能浴室,对群众烧茶做饭、煮肉、洗澡带来极大方便。群众热爱这位来自北京的“嘉茂”(汉族姑娘),称她为送来光和热的“女神”。
这位“女神”不是别人,就是西藏自治区太阳能研究所光热室主任张捷。张捷家住北京市东城区金鱼胡同,是一名高级干部的女儿。在“最最最”的年代,她到过东北插队,后来考上了大学,197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1981年到自治区科委开始从事太阳能应用研究工作。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先后参加了开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浴室等项目的研制工作。
1984年,中央决定由内地九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太阳灶工程是其中一项。张捷同志热心帮助藏族农牧民安装太阳灶、开水器、太阳能浴池,教会群众掌握使用技术。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她自己找便车,把上千台的太阳灶、开水器运到农牧区,送到群众的家里,受到各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1987年上半年她到交通条件非常不便的阿里地区进行牧区能源实地考察,整个地区七个县,她就跑了六个县,并在日喀则、江孜等地进行太阳灶的安装、使用技术指导。有时赶不上饭,就啃几口干馒头,没有地方住,就在牛棚里过夜,从不叫苦。
研究所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张捷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她在工作中处处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86年她被研究所、农牧渔业部评为农村能源先进工作者。
张捷是一位朴实的同志,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很简朴,一年四季穿一身蓝布衣,而对工作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经常工作到深夜,晚上没有电灯时,就点蜡烛,研究资料,计算数据。一有空就深入农村牧区,挨家逐户,把方便送到农牧民的家里。有时为一户农民送一件太阳灶零件,往返跑几十里地,她认为应该、值得。开始有的群众不知道她的名字,叫她“嘉茂”,时间久了,都知道她是一位热心肠的人,把农牧民的困难当成她自己的事,就都亲近她,称她为“阿嘉拉”(大姐)。由于工作忙,经常脱不开身,今年30出头啦,还顾不上成家,就连藏族老阿妈也关心她的终生大事。
可是,张捷却无暇考虑自己的事,每天下班以后,别人忙于家务事,她却忙于“业余”工作,帮助不少机关单位兴建太阳能浴池,也为居民、住户设计暖房。
张捷是在长辈、老一代革命家的熏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据她周围的同志介绍,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为人民多奉献,是她从小树立的人生观。张捷说:“多为藏族人民办实事是我最好的慰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