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作用不大的报复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0
第7版(国际)
专栏:

  作用不大的报复措施
张亮
美国商务部2月12日公布,去年美国的外贸逆差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712亿美元之巨。其中美国对新加坡、南朝鲜以及香港和台湾的外贸逆差占其逆差总额的1/5以上。不久前,白宫以“四小”经济发展迅速为由,决定从1989年1月2日起取消对它们的“普遍优惠制”。里根说,它们已能在不享受这种优惠的情况下在美国市场上有效地竞争了。然而许多民间经济学家则指出,里根政府这样做的实际用意是对“四小”的报复和警告,旨在压它们向美国开放市场,借以减少美国外贸颓势。
美国的“普遍优惠制”是197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它规定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500美元以下的国家和地区的大约3000种商品免收进口税。1986年美国免税进口的商品约139亿美元,只占美国进口额的一小部分。
近年来,“四小”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据美国波士顿第一公司的材料,1986年“四小”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307亿美元,1987年增加到372亿美元(西欧对美国的贸易顺差1986年为327亿美元、1987年为30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它们经济的发展,出口商品价廉物美、适销对路。据西方报刊报道,在过去20年中,它们经济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商投资;采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视教育,提高工人素质。而劳动成本较低又是它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优势。同时“四小”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主要是出口农产品、加工品和其它工艺水平不太高的商品转到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如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并正在向出口高技术产品的方向发展。
然而,美国则把这种情况视为对美国构成了一个“严重的挑战”(《华盛顿邮报》语),特别是去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行情暴跌后,美国一再要求“四小”放宽进口限制,提高货币汇价,否则就要采取报复行动。而如今则采取了取消对它们的“普遍优惠制”的行动。不过,据经济界人士的看法,美国的这一举动对解决美国庞大的外贸赤字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因为美国每年从中获得的关税收入充其量不过5亿美元。美国一些企业界人士则更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产生反作用:迫使美国进口商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或者被迫改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去生产同类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