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不搞“一对一”谈判实行公开招标 济南企业承包引入竞争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1
第1版(要闻)
专栏:

  不搞“一对一”谈判实行公开招标
济南企业承包引入竞争机制
据新华社济南2月20日电 (记者张绥文)在山东省济南市的广大工业企业,去年普遍采用的企业与主管部门“一对一”的谈判承包,正在被激烈竞争的公开招标承包所代替。到1月底止,全市已有528个企业实行了招标承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40%。
往年,济南市搞工业企业承包时,都由主管部门与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谈判,有时双方为承包基数长期争执不下,使承包处于停顿状态。这种“一对一”的谈判承包,虽然对搞活企业有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竞争,企业经营者仍然当的是“太平官”,压力不大,因而承包经营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群众称之为“和平承包”。
怎样解开使竞争机制进入承包经营的“扣子”?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先从区、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入手。章丘县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不承认“一对一”的谈判承包,支持县内外干部、群众到企业参加投标承包。截至1月底,这个县2/3的乡镇以上企业已实行了公开招标承包。
竞争机制引入承包经营,呼唤出一大批有经营能力的竞争者。在济南市实行公开招标承包的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有4名投标者。各区、县和乡镇的招标承包领导小组和考评委员会,按照“公开招标、公开投标、公开答辩、公开进行民意测验”原则,优选企业经营者。章丘县36个实行招标承包的县属企业,有1/3的企业由外来投标者中标。原企业经营者中标后,由于增强了竞争观念,经营胆略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区、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比较起来,市属以上大企业在承包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步伐较慢。济南市共有307个市属企业,现在只有24个实行了公开招标承包。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没有跟上。按照现行干部管理办法,市属企业厂长由市组织人事部门任命,有些大中型企业厂长的任命权还在省组织人事部门。济南市委、市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近制定了《承包企业组织人事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从招标方案的制定、投标人的条件、中标人的权力、没有中标的原企业经营者的安排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随着企业组织人事工作这个“扣子”的解开,济南市的公开招标承包局面将会进一步活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