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力争国际市场“通行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1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力争国际市场“通行证”
通讯《到世界经济舞台上显身手》中,有一个发人深思的细节:一位外商到大连石化公司购买柴油机油,开口便问:“生产是否采用国际标准?”回答:“没有。”外商二话没说,拂袖而去。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生产,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又是走“外向型”之路,扩展外贸的需要。从这个意义说来,国际标准无异于“通行证”。上万职工的大连石化公司,1987年人均创汇2万多美元。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一是成立了中国石化大连国际贸易公司,二是有52%的常规产品按国际标准生产,三是请世界权威公司和专家鉴定产品质量。这三条之中,基础是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关键是认识到按国际标准生产的重要性,在制定企业标准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促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然而,至今仍有一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按国际标准生产的意义,强调资金不足、缺乏检验手段等客观原因,而甘居落后。
“七五”计划提出,到1990年,争取40%左右的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600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占20%左右。各个企业应该在这方面来个竞赛,看谁的产品首先拿到国际市场“通行证”,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