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中卫县涌现一批新型服务组织 协助农副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卫县涌现一批新型服务组织
协助农副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报道: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一批服务组织在宁夏中卫县农村大量涌现。近几年,这些服务组织与农民流通者一道,使中卫县80余种农副产品进入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5种打入国际市场,买难卖难和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基本解决。
中卫县地处黄河河套平原,土壤肥沃,但为沙漠和黄河阻隔,加之远离都市,大量的农副产品积压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近几年大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改变了“货到地头死”的局面。但千家万户农民分散搞流通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带来了生产大起大落、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新问题。
1984年,中卫县几位种瓜能手成立瓜类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服务。凡种瓜农民,只要交5元钱手续费,协会便可以提供良种、生产资料和瓜疡防疫、技术指导及产后销售等服务,使中卫西瓜一举进入外省市场,西瓜卖难问题得到解决,良种生产、地膜覆盖、模式栽培等生产技术也通过瓜类协会迅速普及。目前,中卫县全部种瓜农民都依靠瓜类协会提供服务。1987年,中卫县西瓜产量是1982年产量的3倍。但1982年有近1/3的西瓜烂在地里,而去年大多数西瓜在上市以前已被外地人拉走了。
近几年中卫县出现各种服务组织近300个。有“官办”有“民办”,也有联合办的。无论是松散的联合还是经济实体,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以服务为宗旨,技术指导,良种供应等均以有偿服务为主;二是服务体自身承担风险,让利于农民。镇罗乡辣椒公司,每年种植辣椒前就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行情,确定最低保护收购价,并签订合同。避免生产盲目发展造成买难卖难;三是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供销、加工、技术服务于一身,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多种需要。
1984年到1987年,中卫县西瓜、蔬菜、大蒜等农副产品种植面积由不足2万亩,增加到3.3万亩,总产量达7800多万公斤,其中一半以上运往外地销售,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数百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