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劳模新传——记申纪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劳模新传
——记申纪兰
新华社记者 冯东书
最近路过山西省长治市,旧地重游,见到许多老朋友,聊谈起来几乎人人都向我夸申纪兰,要我写一写。人们在向我夸申纪兰时,都痛骂那些搞不正之风搞得不像话的人。
在50年代初,全国有一个村同时出了两个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那就是太行山里的平顺县西沟村。两个劳动模范,一个是李顺达,一个是申纪兰。李顺达前几年已经去世。申纪兰1951年成为县劳动模范,1952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从那时到现在的数十年里,她一直保持着劳动模范的本色。1987年春天,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农业劳动模范座谈会上就有她。她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到现在,一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申纪兰这个人为什么今天这么受人称道?重要一条是在有些人找一切机会离开艰苦环境的时候,她却死活不离开西沟那个穷山沟,不离开那里的群众,坚持要为大家踏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西沟这个地方的条件实在太差了,到1980年,这里人均收入才113元。申纪兰觉得只要这些人还穷,就是她还没有尽到责任。从1986年起到眼下,她跑了成百个单位,弄资金,请人才,弄原材料,弄电,在西沟办起了一个铁合金厂。这个厂首先吸收那些没有门路的农户子弟参加,1987年11月投产,成为一个盈利较大的企业。
申纪兰已经57岁了,可精神显得同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她上上下下跑了那么多单位,坐长途汽车花了许多钱,却从没有报销过一次车费,也没有领过一次出差补贴。她花的钱:就是她当省妇联主任和市人大副主任时国家给她的补贴。村里有人劝她该报销的还是要报销,该领的还是要领。她心里想的是西沟太穷了,工厂是贷款盖的,能省一分就要省一分。
外地推销员的信息很灵。有一个省的一位推销员打听到这里办铁合金厂,马上来推销铜线。他找到申纪兰家,看见面前是一个老农妇,布鞋布衣,头上还包着一块白毛巾,家里没有现代化的东西,连沙发都没有。他根本不相信眼前就是大名鼎鼎的申纪兰,还一个劲地打听申纪兰在哪里。当他明白了眼前就是申纪兰时,马上给她递过一个厚厚的信封。申纪兰抽出来一看,一大摞票子,有几百元。申纪兰把他好批了一顿,告诉他说,世界上不光活着只看重钱的人。这个外省客在申纪兰的行动面前心动了,把钱和表收起来,把货压到比卖给别地方低1/4的价格卖给了西沟。
我和申纪兰谈起来,她觉得那些事都很平常,她说她只是忠于她1953年入党时的誓言,努力去给老百姓做一点点事情。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