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党组织应用先进性去发挥影响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党政分开笔谈

  党组织应用先进性去发挥影响力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 刘荣
多年来,企业党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生产的直接管理上,对自己本身的职能反而荒疏了。由于这种荒疏,党的战斗力被削弱,领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它自身也逐渐失去作为党组织的特性,变为一般的经济、行政组织。党政分开以后,这个现象应该结束了。党组织不应该再用行政权力、用发号施令去直接干预社会生活了,而应该磨砺和积聚自身的先进性,从思想、政治、道德、精神方面发挥其影响力。从当前实际出发,我认为企业党组织应予致力的主要领域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理、德、风”。
“理”,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令、规章。遵循这个“理”,才能使企业活动坚持正确方向,才能获得最佳发展战略,才能调动起最大限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长久以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行政化、事务化倾向的发展,又由于近年来认钱不认“理”、讲权不讲“理”的风气蔓延,“理”的声音日渐微弱。生产经营活动中失于“理”、悖于“理”的现象与日俱增。党组织作为政治思想上的领导者,理应抓紧思想建设,用“理”的武器武装自己,运用这武器作厂长、经理的后盾。支持厂长、经理在“理”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管理指挥权力,用“理”的堤防挡住一切内的干扰和外的侵犯。其次是在厂长、经理的行为失于理或悖于理时,及时为之拾遗补缺,运用谈心、对话、党内生活,直至向上级反映或向有关机构提出弹劾、罢免的建议。
“德”,即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道德,《党章》对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的八条要求,以及全体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德”源于“理”而深于“理”,它主要靠社会舆论、群体意识和个人内心价值尺度起规范作用。党的组织要运用教育、示范、表扬、批评,严格的党内生活制度,以逐步更新人的价值观念、荣辱观念、审美观念来提高整体的道德水平。这是一项艰巨的建设工程。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德”在人们意识中淡化了,不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共产主义的道德准则在极少数地方变成空洞的带嘲讽味的口号和招牌,连我们民族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优秀道德传统也被抛弃。一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人钱欲、权欲旺盛,置品格、操守、气节于不顾,这是很令人忧虑的现象。“德”的建设全社会都要抓,而党组织应以其最先进的道德观念和崇高的道德行为,率先垂范,成高屋建瓴之势。并从抓党的自身建设入手,首先使党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自觉地增强党性,维护党纪,端正党风,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使官僚主义,以权谋私,各种腐败现象无藏匿之地。这样,全体职工,全体人民必将起而效之,一个为人们翘首企盼的道德风尚是不难造成的。
“风”,即共产主义精神影响下的群众心理意向、风化习俗。在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中,是尊重人才,还是嫉贤妒能;是奖掖先进,鼓励冒尖,还是枪打“出头鸟”;是艰苦奋斗,纪律严明,还是慵懒涣散,松懈马虎;是好学上进,还是无视知识;是节俭简朴,还是豪华铺张;是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民主要求,还是雇佣观念,按酬付劳;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还是遇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还有这几年不断吹来的吃喝宴请风,乱发乱分乱拿公家财物风,送礼纳贡风,等等。这些,如作为个别现象出现,或者无关宏旨,而一旦成风,其好的一面,会使群体变得风气清新,环境优美,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坏的一面,则会污染空气,毒化生活,发生消极的破坏性的影响,党组织应当随时把握社会文化心理和群众思想脉搏,观风于“青苹之末”,分析它,辨别它,对好风加以导扬,对坏风加以抑止,在全社会,造成有利于改革,有利于建设的良好风尚。
“理、德、风”及其交互结构,是构成社会精神文明、构成企业文化、构成人的精神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决定人们思想、行为的更深层的原因。近年来,较普遍存在的只重人、财、物,轻视“理、德、风”,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已使精神建设成为整个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的一翼,其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党组织不用自己的先进性影响群众,改造社会,发展下去,共产党员将等同于一般群众,党组织也变成一般社会组织而失去其先进性,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