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党报记者做出好样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石家庄社会风气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党报记者做出好样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石家庄社会风气好转
本报讯 本报去年12月30日刊登石家庄日报记者、共产党员范建军在公共汽车上只身与歹徒搏斗,为维护社会治安光荣负伤的消息后,在河北省城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领导机关和新闻单位褒扬范建军的同时,广大群众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对“12·7”事件进行反思和议论。这种褒扬和议论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有力地推动了石家庄市民间正气的上升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事件发生后,省市领导到医院看望范建军,赞扬他是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新闻界的一位英雄。中共石家庄市委召开表彰大会,授予范建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奖给他人民币1000元,石家庄日报还为他晋升1级工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来信,代表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范建军表示深切的慰问。河北省记协授予他“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省会各家报纸都在显著位置,介绍了范建军的事迹。公安部门积极努力,抓获了部分行凶歹徒,并在全市开展了打击扒窃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的斗争。
“12·7”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这一事件的本身。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一封接一封地飞向范建军。这些信,表达了真诚的问候,热情的赞扬,也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更多的人在沉思,在假设自己在“12·7”事件现场的模拟位置和所持态度:假若我是范建军,假若我是被盗者,假若我是乘客,假若我是司乘人员,假若我是围观者,假若范建军是我的亲朋好友,我会怎样行事?这一道道严峻的考题,在衡量着也在提高着广大群众的道德水准,激发着人们扬善抑恶的实际行动。
范建军见义勇为的事迹,教育了广大群众,促进了民间正气的上升。1月11日晚8点多,还是在5路公共汽车上,却发生了与“12·7”事件大相径庭的场面:在“抓小偷”的喊声中,一扒手拚命往车下挤。年近花甲的石家庄市政公司职工医院院长刘士谦挡住去路,将小偷左手拧住。全车乘客纷纷站起,前来协助。当有人问这些人当时是否害怕时,回答是:“群众起来了,罪犯就胆怯了。”“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人人有责,如果放了他们,他们就会继续伤害他人。”
(国琦 振武 全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