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5
第2版(经济)
专栏:

  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王小强
赵紫阳同志提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是一个具有宏远眼光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个战略思想为8亿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发展、也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第一次体现出把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包袱转变为强大的发展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的哲学。这个战略思想将改革、开放与发展在国际经济背景下高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九年来三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分头推进的工作第一次在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战略指导下形成统一的格局。因此,充分领悟这个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会使具体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具有活的灵魂。
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有五个方面需要重点把握:
一、应着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改革结合起来。利用乡镇企业较活的经营机制,在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同时推进改革与开放的步伐。所以,一方面各项包干、放权的措施要真正能有制度保证落实到农村、落实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上;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改革、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关改革也要提上决策日程。特别是要打破现有乡镇企业行政区划归属的束缚,发展跨区域的乡镇企业集团,冲破“离土不离乡”的小城镇发展思想的框架,加快新型或新机制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大中新兴城市的发展。
二、应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外销的政策环境。“大进大出”战略实施的关键是能否造成一个外销有利的政策环境。外贸体制改革在通过承包调动创汇积极性的同时,应在两个方面突出体现“奖出罚进”的政策原则:尽可能使“奖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与出口创汇实绩挂钩;设置一套较严密和可行的“罚进”办法,避免大进不大出。
三、应着力创造一个能够引导物流方向的政策环境。外贸实行承包等改革,意味着计划外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将逐步挂钩。除对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需作好充分思想准备和进行大致测算外,也要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作好准备。采取必要的政策,防止初级产品在封锁的情况下外流后再进口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开发国内需求不旺(如玩具等)或国内资源丰富的出口产业。
四、加速外贸企业政企分开的进程。实施“大进大出”战略除创造较好的政策环境外,最终依靠的是廉价劳力和能够适应市场条件的企业经营机制。要想使各种宏观改革能够落实到具有廉价劳力和较好经营机制的乡镇企业,外贸企业政企分开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允许生产企业有进出口权、外贸企业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条件下,多元竞争格局才能真正实现。
五、培植和发展几个“小老虎”。选择劳动力素质较高、市场经济比较活跃、对外开放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围绕上述发展战略,重点实施较大动作的体制改革,使市场调节在某些局部首先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上层建筑,使新体制在这些地区率先居主导地位。
当然,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一系列艰苦的探索,但是在有一个明确而科学的战略指导下,改革、发展、开放等方面的工作都将在一个总的格局中找到各自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战略提出的巨大意义也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