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从深化改革中找出路——对生猪产销波动的新思考(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6
第2版(经济)
专栏:吃肉养猪和改革

  从深化改革中找出路
——对生猪产销波动的新思考(下)
本报记者 凌志军
在漫画家华君武的新作《猪场的童话》中,两头肉猪有一段道白。
甲猪:生猪存栏又减少的原因有无新观点?
乙猪:还是我小时候听到的那些老问题!
幽默中道出一件事实:稳定生猪生产的“新政策”经久耐用。1987年的若干条文,在1984年可以见到,在1982年可以见到,甚至在1975年也可以见到。但是,生猪产销的波动还是一再出现。
老办法不能解决新矛盾。历史正在呼唤着改革的新行动。
(一)
“加快改革步伐”,为何至今在许多地方还只是一句口号而没有变成行动。记者先后向十多个省市的同志发问。
“怕!”人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怕市场价格失控,怕消费者承受不了,怕工业成本提高,怕政治影响不良……总之,怕冲击城市。由于猪肉占到城里肉食消费总量的90%以上,这种冲击就显得更加事关重大。
为了这个“怕”,1987年,仅以“合同定购”价供给城里人的猪肉,农民少收入30亿元以上。时至今日,农民还应该作出这样的贡献吗?进一步说,这种“贡献”还能维持得住吗?近三年农业发展趋缓,工业增长居高不下。倾斜的城乡经济结构,发出了新的警报。
猪肉的徘徊正在影响城里人的菜篮子。棉花缺、蚕丝缺、羊毛缺、糖缺……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开始承受“吃不饱”的巨大压力。机器如果会说话,它发出的牢骚肯定不会比城里人对猪肉的牢骚少。
(二)
在整个“生猪大战”中,广东是个例外。乡下不设卡,城里不限量。这是广东果敢改革的结果。
广东省水产和“三鸟”(鸡、鸭、鹅)的放开早于全国,生猪放开不算早。最初与全国同样,只开半扇门。生猪购销“购四留六”(40%派购、60%市场调节),叫作“双轨制”。这以后,肉猪生产下跌,各地纷纷关闭市场,广东独辟蹊径,采取两大行动:取消“双轨制”,彻底放开市场;取消国营商业的亏损补贴和经营垄断权,彻底放开多渠道经营。两个行动实现了两大目标:第一,市场调节单轨运行,这就有了完整的市场;第二,市场组织逐步建立,这就有了真正的市场运行机制。
广东的同志把走出生猪收购“双轨制”的胡同,叫“煮熟改革”的“夹生饭”。农村与城市之间,养猪的与吃肉的之间,开始形成等价交换的关系。结果是,广东的市场显示惊人的魅力。尽管省际关卡一圈一圈,尽管广东人没有拿彩电和白糖去换猪,生猪和冻肉还是源源流进。广州市场上,瘦肉8元一公斤,肥肉2元左右一公斤。居民任意挑肥拣瘦。食品公司虽然失去垄断经营的地位,却真正成了“主渠道”,其生猪经销量占市场销售总量的3/4,而且结束了30多年吃亏损补贴的历史,开始盈利。不改革不好,彻底改革彻底好——广东人的结论。
(三)
“广州特殊。广州人挣钱多,承受力强”。这种看法很流行。
心理承受力并非不可提高的。1980年,刚刚放开水产品的广州,也是怨声载道。“当时我们真想缩回去呀!”广东一位同志对记者说,“硬咬牙挺过来了”。现在广东鱼价比北京低多了。后来猪肉放开,价格又涨,人们视为正常。如今,广州猪肉的平均价,又低于北京农贸市场的肉价了。心理承受力低于广州人的北京人,反要承受比广州更高的鱼、肉价,岂非怪事!
还有更怪的事。在四川——我国最大的猪肉调出省,大多数城市也发肉票。成都市每人每月1.5公斤。可2/3以上的肉票居民并不用。成都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便宜没好猪肉,不如到自由市场买高价的好肉”。这之中有着很深的意味:成都市猪肉销售巨额补贴的大部分,并没有被城里人所享用。“发肉票完全是为了照顾社会心理,没有实际的用处。”还是那位成都人说。是的,表面看,成都市场保留着便宜肉,大家心里好受些。事实上,居民吃肉也不少花钱,因为在四川,发肉票的城市比不发肉票的城市,自由市场上每公斤肉要高出0.2—0.4元。
改革不能不考虑人的承受力,但对心理承受力要作分析。其一,它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弱;其二,它在“阵痛”中会得到提高;其三,它在某些地方拖了改革的后腿;其四,迄今人们挂在嘴边上的“承受力”,多指城市居民,而8亿农民的心理承受力是否也要考虑呢?其五,如果不考虑,恐怕最终还要使城市的发展难以承受。
口头上,我们总说“改革要加快”、“胆子要大些”;行动上,还有许多人求稳心有余,紧迫感不足,犹豫多而决断少。
非等有了承受力再改革,还会有改革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