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工艺等难题使厂长对新成果却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科技与经济“温差现象”讨论

  在去年全国各次技术交易会上,成交项目仅占展出项目的6.6%。国家科委成果局一位同志说——
工艺等难题使厂长对新成果却步
在国家科委成果局,人们从数据库中得到了这样几组数据:1985年,中央34个部委共洽谈技术项目17637项,落实6356项,占36%;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洽谈技术项目16642项,落实3451项,占20.7%;全国技术洽谈项目34740项,落实9932项,占28.6%。1987年,全国先后举办技术交易会1658次,展出技术成果82379项,成交技术项目5469项,仅占展出项目的6.6%。也就是说,举办一次技术交易会,只有不足4项科研成果实现转让。规模不小,收效甚微。
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的路为什么总不畅通?国家科委成果局的一位同志指出:“我国的数十万国营企业,并不是对技术绝无兴趣,但是,绝大部分企业,最感兴趣的不是产品性质的成果,而是工艺过程的技术。如果引进的是成果,将来的效益也许是很诱人的,可是,要把这种科研成果变成工厂的产品,就必须对工厂的某些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调整。这种震荡和冲击,往往使厂长们却步。”
那么,我们有没有提供工艺技术的卖家呢?回答是否定的。就我国目前提供技术成果的主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所来说,拥有中试工厂和中试基地的寥寥可数。更何况中试以后,还要进行工业扩大生产试验。这种负载远非几十个科研人员所能承受。
问题的症结不在研究单位,当然也不能归罪于企业,而在于我国目前运行的科技与生产不相容的体制。有人形象地描述道:“‘两个巨人’,各自驾驶一条帆船,一个缺帆,一个少桨。他们各自孤军奋战着,却没有想到,只有合二为一,才能到达彼岸。”
(本栏稿件由新华社记者朱羽、孟祥杰采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