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中办国办转发十六省市信访工作座谈会纪要 信访工作成效显著任务还重 要研究社情民意为群众实施民主监督创造方便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中办国办转发十六省市信访工作座谈会纪要
信访工作成效显著任务还重
要研究社情民意为群众实施民主监督创造方便条件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的关于16省、市信访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信访工作,各级信访部门要主动了解和反映改革的动态、情况、问题和建议,努力把信访部门办成研究社情民意的窗口。
16省市信访工作座谈会是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会议认为,1986年全国信访工作座谈会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信访工作方面围绕党和政府的各项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加强了信访信息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实际问题;加强了信访工作建设,开展了文明接待和信访理论探讨活动等。通过这些工作,群众要求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的来信来访数量有所下降,越级到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上访的有所减少。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和参加座谈会的16个省、市统计,1987年1至11月,群众来信来访数量比1986年同期下降14%左右。由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信访工作的指示,信访工作为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促进改革开放,维护安定团结,克服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调动群众的积极因素,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对信访工作的认识还不尽一致,工作发展也不平衡。信访工作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必须做出新的努力。
会议认为,十三大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任务和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特别是关于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任务的提出,为信访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加强同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汲取群众智慧、为民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同群众对话的一个重要渠道。当前正值新旧体制交替,法制尚不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保证信访渠道畅通,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使群众的正确意见得到支持,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思想上的疑虑得到疏导,对于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于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信访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要从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导机关科学决策的高度,来认识信访工作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各级领导机关,首先是党政领导机关,要重视信访工作,把这件事摆到议事日程的适当位置,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形成制度,持之以恒。从事信访工作的同志要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开创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提出,信访工作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渠道畅通,维护安定团结,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改革开放服务,为领导机关服务,为人民服务。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改革开放和群众信访的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强化信访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地向领导机关反映重要的情况、问题和建议;
二、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疏导、协调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安定团结;
三、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按照法律和政策,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目前信访的内容、对象、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城镇方面的问题和涉外的问题多了。为使信访工作适应新的形势,要本着实事求是、兴利除弊的原则,搞好信访工作的改革。
会议要求各级信访部门牢固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文明接待,认真办信,保证信访渠道畅通,为群众提建议、诉委屈和实施民主监督创造方便条件;要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完善实施办法;切实做好信访信息工作,拓宽信息渠道,加强综合研究,努力提高信息质量;逐步健全信访规则,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对上访群众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加强综合治理,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干部的素质,以提高政治素质和增强改革意识、懂得经济工作、学会依法办事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培训信访干部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