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不妨一试——“剧场班底制”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7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妨一试
——“剧场班底制”小议
翁思再
目前,各地京剧舞台都不甚景气。以上海为例,80年代初尚能每月保持演出60场左右,到了1987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只能上演16场左右了,1987年的6月至11月间,甚至出现了五个多月无外地剧团登台的情况。这当然有其艺术上的原因,然而它所呈现的现行演出体制上的弊端,也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探讨。
京剧剧目可分为三类: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古装戏。这三类戏的观众层次、欣赏方法都有所不同,现在舞台上演的主要是传统戏,以老观众为主,他们主要是看“角儿”(即名角),要求各地的“角儿”流动,否则老看本地演员的“老面孔”,便会失却新鲜感。然而,按照现在的演出体制,“角儿”巡回演出时,往往要领整个剧团,生旦净丑、旗罗伞报、龙套宫女、全堂乐队,乃至盔箱衣箱、灯光道具……如此规模的“辎重”,“人头费”、差旅费、运输费不胜负担,各剧团怎敢轻易“流动”?即使“流动”起来了,情况也不好,现在剧场的演出费用,包括场租、住宿、水电等,也比往年提高了不少,各剧团为了保本,不得不相应提高票价,然而观众大部分经济收入有限,每月能够掏出几次两元五角钱来看戏呢?于是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演出成本提高—涨票价—观众减少;又由于多数剧团“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便形成了另一个恶性循环:舞台实践少—难出人才—演出质量降低—观众进一步减少。如此周而复始,“京剧市场”岂能不萎缩?
为使剧团“轻装上阵”,几年前文化部门开始试行“演出队承包制”或个人“走江湖”等演出方式,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比如,五六十人的演出队,虽比以前规模小些,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仍须携带全套辎重,实际在台上唱戏的,还是个别名角,“人头费”之类的负担依然很重。上海最早实行承包的试点单位:“童祥苓演出队”、“李炳淑演出队”,现在都已经偃旗息鼓。另一种个人或小组“走江湖”的演出方式,没有当地剧团、剧场两方面的配合,缺一不可,而中间环节一多,麻烦事也就多起来了。最早试行个人“走江湖”的孙爱珍,因困难重重而步履艰难,难以为继。在上述方式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去年曾有三位“京角”结伴南来,自费租用了上海京剧院的全套班底和中国剧场,用“倒承包”的办法进行演出(即不是由当地剧团承包外地名角,而是以外地名角承包当地剧团)。尽管因缺乏经验,各方面支出过大,最终还是赔了本,但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如果由剧场出面,组建一个配角班底剧团,实现场团合一,外地名角前来,不就可以真正实现“轻装”,演出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吗?
“铁打的班底,流动的角儿”,这种被称为“剧场班底制”的演出体制,其实早已有之。从前,上海的一些著名的京剧场子,都有自己的“底色剧团”,直到50年代,上海还有五六个剧场保留着自己的班底,致使名角争胜,演出繁荣。1958年以后,在“一大二公”的浪潮中,各地兴起组建大剧团,致使剧团与剧场分离,而正在流动的“角儿”便大都就地安营扎寨,成为国家大剧团中的一员,“剧场班底制”从此取消。回首往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有制的大剧团,在创作、排演新剧目时,有其较大的优势;而“剧场班底制”,在名角巡演传统戏时,有利于搞活演出“市场”。因为我们的方针是“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古装戏”的“三并举”,所以,目前单一的“大院团制”显得不适应,应另建“剧场班底制”与之相辅相成。
文艺演出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我们较多注视剧团体制改革,忽略了剧场体制改革,看不到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今天,若能有一部分剧场实行班底制,既能为剧团“消肿”下来的人员提供出路,又能为名角的流动演出提供依托,这样,剧团体制改革就顺利得多。不妨设想,将来只保留若干个角色齐全的京剧团,专攻实验性的新剧目(包括现代戏、新编古装戏),其余演员,一部分随个人挑班的名角组成巡演小组,另一部分去剧场当班底,专门演出传统戏。这种多层次的演出结构,能与多层次的剧目和观众相一致;这种国家、集体、个人三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型演出体制,也许能促使京剧界的“生产关系”适应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