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神圣忧思:瞩望孩子的未来——评“童影”新片《招财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27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神圣忧思:瞩望孩子的未来
——评“童影”新片《招财童子》
黄式宪
或许是我的感情比较脆弱,当那几个叫香妮、柿叶、天宝的农村孩子的现实境遇,被艺术家的笔触或悲或歌、或谐或谑地勾画于银幕上时,我的心不禁一阵阵作痛,苦涩的泪不由得潸然而下。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新片《招财童子》(编剧王秉林、张良,导演刘国权),在儿童题材领域内是独有开拓的,孩子的形象不是自囿于一片稚气可掬的狭小世界之内,而是被严峻地融会于成人的激烈动荡的现实世界之中,使影片的总体艺术构思获得一种无可置疑的历史感、时代感。影片既是献给小观众们观看的,同时也带给父母们、师长们以及一切瞩望于孩子成长、瞩望于中华民族兴旺的人们以有益的启迪。
在当今农村,有相当一些境遇相类于香妮、柿叶、天宝的孩子,被迫弃学而卷入勤稼穑、学手艺或五花八门赚钱的营生。据国家教委统计,全国农村小学“流生”率,近年已达50%左右。北京郊县某中学的老师去家访,家长反问老师:“你们有文化,你们有学问,你们挣几个钱?图啥?……”老师哑然。
这些正值学龄却被从学校里拉走的孩子,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在这部影片里,香妮被拉到庙会上赶市卖艺或赶红白喜事的唢呐班子里,成了父亲掌上的“招财童女”;柿叶才15岁,母亲故世后,她那不务正业的爹,从“焚书”逼其退学到昧着良心逼她嫁给马掌柜家的傻儿子以偿还债务,非但将女儿受教育的权利剥夺殆尽,险些连女儿终身的幸福都毁于一旦;天宝那开羊汤铺的后爹,居然巴望着儿子考试不及格,好拉其退学帮自己做生意。孩子们自发地展开了一些微弱的抗争,于是出现了香妮、天宝顶撞父亲(甚至是小小的“恶作剧”),柿叶以泪洗面并抗婚(炕上3个幼小丧母的妹妹,出于天真的愤怒而执炕帚捶打父亲)等诸般令人难堪的场景和动作。这样严峻的艺术笔触,在以前的儿童片创作中或许是被认为犯忌的,老办法是:给现实抹上一层温情而美丽的色彩。这样做,果真能有助于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或者思想的成熟吗?这是很可以令人怀疑的。
《招财童子》敢于如此一反旧例、落墨严峻,我以为,其间正深深寄寓着创作者对现实的如火如炽的反思。影片中一群孩子的遭遇,显然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某种令人揪心作痛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的。如果不敢面对或不能及早认识这一点,长此以往,势将出现“文明的断裂”。据报告文学《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境纪实》所作的统计,“就在今天,全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文盲或半文盲”,难道这还不够触目惊心么?!教育的失去平衡,我认为,这意味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亟待调整,倘仍漠然置之(或安之若素),历史的报复,在明天到来时,势将比今天更冷酷、更严峻。
神圣的忧思在燃烧,著名的女作家冰心,年逾八旬高龄仍不倦地命笔,她呼吁、她请求,更多地关心中小学教师的处境、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吧!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当前正在经历着新旧更替的蝉蜕之痛。改革之兴,泥沙俱下,金钱拜物教沉渣泛起,这本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从回避的一个带历史性的现象。于是,那古老的“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竟被“一切向钱看”的世俗之见击得“斯文扫地”。“读书唯贵”固属封建的历史垃圾,但“知识唯贱”的现代潮声,岂不是更有害于我们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腾飞么?!影片中或目光短浅或迫于穷困而断送孩子学业的父亲们,既有负于孩子,又有负于历史,未尝不具有一定的历史警醒意味?
鲁迅早在七十年前曾就封建礼教吃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招财童子》这部儿童电影的可贵的现实品格在于,充盈着一种时代的神圣忧思,这忧思又是浸渗于艺术形象的血肉及其命运历程中的,我们仿佛再一次听到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为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而呐喊,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亟待调整而呐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