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山东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见成效 增加创汇额约占全省工业产品创汇总额的35%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2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东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见成效
增加创汇额约占全省工业产品创汇总额的35%
新华社济南3月1日电 (记者卢殿洛)山东省利用外资加强老企业技术改造,不仅使一些困难重重的老企业起死回生,而且还使这些企业具有了较强的生产出口产品的能力。
近年来,山东省除由国家安排外汇贷款建成一批能源、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外,本省还签订利用外资合同、协议700多项,协议金额7.76亿美元,已引进技术设备1000余项,对500多家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进行改造,使相当一部分老企业的技术水平由50年代跃到国际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据测算,通过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增加的创汇额,约占全省工业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35%。通过技术改造,开发了电冰箱、电视机、电冰柜、洗衣机、空调器、照相机、平板玻璃、麻纱等一批出口新商品。去年全省出口创汇完成2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
山东省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坚持把生产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商品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有效地扩大了现有出口商品的生产能力。花生制品是山东省的出口优势之一,但过去因加工设备简陋,品种单一,严重地制约了出口。后来山东省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外资从日本、美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对有关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出口花生制品的质量,增加了新品种,开拓了出口市场。现在年出口花生制品创汇超过4000万美元,是技术改造前的24倍。
山东省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始终把重点放在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上,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加工深度,加速实现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由主要出口初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山东制革制裘工艺长期落后,有关部门利用外资引进制裘、制革生产线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改造,结束了山东省只出口原皮的历史,使裘革制品出口生产大幅度增加,年出口创汇上亿美元。
山东省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尽量采取工贸、农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使出口产品有了稳定的货源基地。“三环牌”锁是山东出口的传统产品。近年来外贸部门和5家锁厂联营,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以“贸”为龙头的工贸结合的出口锁头生产体系。通过工贸、农贸结合,进行技术改造,全省建立了包括肉食鸡、肉食兔、地毯、芦笋罐头、水产品等一批出口商品生产体系。去年全省由出口生产体系提供商品的出口收汇,已占全省地方产品出口收汇总额的70%。
山东省在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工作中,还注重有计划地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研制创新。目前全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已消化吸收400多项,其中60多项有发展创新。济南第二机床厂先后开发出9类26种新产品,其中有15种压力机是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外汇两千多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