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评“后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评“后拥”
吴昊
“前呼后拥”,是一句完整的话。旧时的官僚,或出访,或闲游,或陪着夫人去进香拜佛,大多前有呼,后有拥。没有了前呼后拥,也就没有了官场的派头。
如今的“官儿”,参观也好,视察也好,慰问也好,“前呼”的情况不多见(这可能与改坐轿子为小汽车有关),但“后拥”的情况却是十分普遍的。这一感觉并不是我调查研究的结果,而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没有“后拥”的领导到民间视察大概电视台不报道,报道的那些领导屁股后头都有一大串人,但愿这是电视台的报道片面。“官位”越高,下属的层次越多,“后拥”的人也越多,成正比例。如今“后拥”之势,不仅表现在“官场”,“文场”、“武场”、“商场”、“艺场”似乎也是如此,就连记者采访也常有一些热情的人“拥”在后头。
作为领导来说,“后拥”的人越多,直接接触民众的机会就越少,了解真实情况的可能亦越小,离调查研究的目的亦越远,成反比例。问题极简单,领导的问话都被那些“后拥”的人“抢答”了,老百姓还有多少直接回话的机会,况且老百姓的回话若不是事先排练过,是很难说到“点子”上的。
旧社会的官员为了体察民情,往往搞微服出访,其实那也是扯淡,作样子的,官民之间的差别岂能是换件衣服变得了的。我们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用不着学微服出访那一套,只要少一点后拥的,避免那个吓人的阵势,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群众就会把真正的心里话说给你听。
表面看,“后拥”不像“前呼”那样刺激人的神经,但从效果看,是一样的,怪不得在《成语词典》里“前呼后拥”是一个成语,我这里把它分开来谈并非断章取义,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