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一项残缺不全的方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3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一项残缺不全的方案
本报记者 张允文
舒尔茨国务卿从二月二十五日起出访中东。几天来风尘仆仆,带着美国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方案”往返于特拉维夫、安曼、大马士革和开罗之间,进行里根总统任期内也许是最后一次中东穿梭外交。
在以色列,接待舒尔茨的是一个分裂的政府。他只能分别同总理沙米尔和外长佩雷斯会谈;在以色列占领区,他找不到一个愿意会见他的巴勒斯坦人代表;约旦国王侯赛因事先已作出去伦敦治牙病的安排;他同叙利亚领导人会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舒尔茨在其旅程的第四站开罗得到了对美国“一揽子构想”建议的大体支持。但是,舆论指出,埃及并非巴勒斯坦问题谈判的主要成员。
舒尔茨出访前,其助手哈比卜和墨菲曾先后访问了约旦、叙利亚、沙特、埃及和以色列,试探对美国新方案的反应。尽管舒尔茨行前已感到一种“悲观的气氛”,但还是硬着头皮进行此次穿梭外交。人们认为,这反映了巴勒斯坦人民在被占领土的持续大规模抗争已使美国政府深感不安,担心这种爆炸性局势所引起的恶性循环将危及美国在中东的长远利益。舒尔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背着“怀疑、悲观”的包袱匆匆出行的。
有关各方对舒尔茨此行反应不一。巴勒斯坦人怀疑舒尔茨是在关键时刻企图扑灭他们的反占领怒火,借以解救美国的“特殊朋友”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有的持否定态度,有的则认为里根政府任期所剩无几,难有作为;以色列政府处于跛脚状态,因而对舒尔茨此行不抱多大希望。
但是,有的分析家也许点出了要害:美国解决阿以冲突的新倡议是“残缺不全”的。尽管这个方案的细节尚未公布,但据透露,其意图似可概括为
“以土地换取和平”,就中要点有二:一是六月份开始就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有限自治”进行谈判,通过地方选举成立巴勒斯坦人的行政机构;二是十二月份之前就这些地区的最后地位在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人之间进行谈判,然后举行有苏联和美国参加的短暂国际会议,导致阿以的直接对话。
这项方案无视阿拉伯国家在解决阿以冲突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一是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五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包括冲突各方的国际会议;二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代表。
美国的中东问题专家认为,舒尔茨的这次穿梭外交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然而,在里根政府所剩的十来个月中,在以色列当局不想放弃一寸占领地和美国对巴解组织的政策未作出根本调整的情况下,这一漫长的过程是难见尽头的。
(本报华盛顿三月一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