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让“鸟儿”飞向天空——长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考察印象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4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鸟儿”飞向天空
——长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考察印象之四
本报记者 蒋亚平 吕网大
无锡人的一个故事和“捆绑体制”
无锡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籍贯无锡的香港商人,为家乡联系了一批数量大、收益高的汗衫加工业务,急匆匆赶到南京,找到省外贸公司。到时天色已晚,省公司接待者生气地说,你们怎么晚上来了,明天谈吧。明天到了,又说要配额。这个商人经过努力,从其他省弄来了配额。再到南京,又说不是定点厂不行。前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生意没做成,港商气得一扭头走了,说再也不到大陆来做生意了。
类似这种令人遗憾的故事,记者每到一地,总要听到一些。
企业在联系进出口业务时的被动、无权地位,已经成为人们考虑发展外向型经济时一大忧虑。只要涉及到实质性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大权都结结实实紧握在远在省城和京城的分公司和总公司手里。
一种由无可奈何而生的幽默,形象而又深刻地概括出绝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无权处境:企业像是残疾人工厂,又瞎又聋又哑:瞎——看不见国际市场;聋——听不到有关信息;哑——没有发言权。
有人把无所不管的大一统外贸体制,称之为“捆绑体制”。近年来,“三来一补”业务在长江三角洲几无进展,原因很简单,有权承接业务的外贸部门对此兴味索然,对这类业务有兴趣的企业却又无权。地方一些外贸部门,往往只是按照上面的货单收购产品,左手“一把刀”,多了砍;右手“一根鞭”,少了赶。经营方式上,“大利统,小利煞,无利拔腿走”。生产者对此无所适从,称之为“多不得,少不得,早不得,晚不得”。结论当然是“干不得”。
延续30多年的旧的外贸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一个找靠山”和“一个找地盘”
从整个外贸体制改革看,长江三角洲还说不上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这几年出口创汇增长较快,外贸部门是有功劳的。工贸、农贸联营的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以前外贸和企业、生产者完全脱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把两者的利益捆在一起。就企业来说,面临着越来越挤的国内市场和变幻莫测、可望不可及的国际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现有体制下,这个靠山非外贸莫属;从外贸部门来说,面临着行业包干、地方包干的新形势,需要为自己找“地盘”,找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作伙伴。一方找靠山,一方找地盘,工贸、农贸联营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了。这虽然比过去两张皮不相干的体制有所进步,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问题之一:外贸部门把有限的订单、原料、配额都配到自己的“地盘”上(这些企业毕竟是少数),其他有出口生产能力的企业,机会岂不就少了。
问题之二:目前的联营,是在企业多、货源少的情况下形成的,联合的双方能不能平等相处呢?
在苏州市某县,记者采访了某服装厂。这个厂1983年开始生产出口产品,1987年创汇400万美元。1985年同外贸联营,省公司投入一笔资金。按合同规定,外贸每年分得该厂利润的1/5(但其投资只占1/9),10年后收回投资(其实外贸3年得利差不多就相当于投资额)。厂方深感吃亏,要求修订合同,开了几次“马拉松”会,外贸才口头答应返回所分的50%利润,但拒绝立下字据。1988年,这个厂资金短缺,省公司表示愿意再投一些资,这个厂坚决不答应,宁可用高利率贷款。
矛盾不仅仅在这种不大平等的投资、分配方式上。外商到南京谈业务,公司许多时候弄不清哪些订单能接,哪些不能接,仍得叫厂家去人。工厂为此在南京安两个业务员,另外安两人来回送货样。因为按照规定,工厂和外商之间不得互寄货样和资料,双方联系必须经过外贸部门。
厂长委曲地对记者说:“我们也是中国人,却不能同客商直接见面,不知是什么理?”
工贸合营虽然给企业带来了较稳定的订单,同时也被捆得更死,即使没活干,也不能接外口岸的业务。上海口岸离这个厂只有3小时的路,一次厂里没活了,找到上海,任务单下了,客户也来看了,正准备提面料,被南京的公司知道了,用电话把厂长召去训了一顿。
1987年11月,赵紫阳总书记巡视该厂,问到工贸联营的情况,厂长大讲好处,别的只字不提。记者问他为什么隐瞒实情,厂长一脸苦笑,说:“我哪敢讲。几句话痛快,让省公司知道了,1千多人的饭碗就砸了。”
比起以前,外贸的“捆绑体制”毕竟有所松动,放了一些权。但长江三角洲的人们谓之为有放有不放:“如放新(客户)不放老,放亏不放盈,放近(洋)不放远,放业务不放实权。实际上,企业仍在捆绑之中,难以动弹。
现在,包括外贸部门自身,都认定老的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但是,改什么,怎样改,放什么权,放多少,真正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耳聪目敏,反应灵敏,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打开鸟笼”的改革和种种担心
记者在三角洲采访期间,各县市正在讨论外贸体制改革方案。有趣的是,外贸部门觉得这个方案迈步甚大,地方和企业却认为很不解渴。比如方案允许出口创汇在1亿美元以上的县市才有进出口权,如果这样,整个长江三角洲,大概只有出口丝绸多、换汇成本低的吴江县勉强够格。
有这样一个比喻:国外市场是一片汪洋大海,国内市场是又一片汪洋大海,目前在两片大海当中,却只连接着一根管子——旧体制下的外贸机构。即使这根管子畅通无阻,也难以满足两片大海之间沟通的需要,何况这管子还常常堵塞呢。
结论应该是:变一根管道为多个渠道,变一条绳为一张网,变一家办为社会多家办。
经营多年的外贸部门会不会因此遭到冷落呢?不会。一旦现有外贸公司变成不吃大锅饭、不依赖行政权力的经济实体,凭其多年积累的人才、经验、客户,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企业有没有能力同外商去打交道呢?其实,一些工厂一直在静悄悄为此做各种准备。如苏州某县一位厂长告诉记者,他们厂已经培训了两个外语人员,一个外经人员,两个报关员。只要给权,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一定能自己去闯国际市场。
企业成千上万,不可能都去直接同外商打交道吧?是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已见端倪,苏州市已经出现了一批乡级外贸公司,它们有可能成为新体制中的重要组织,代表所在地区企业开展外贸、外经活动。
现有外贸体制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外贸部门为降低换汇成本,尽可能压低出口商品收购价,加之国内需求旺盛,使企业外销不如内销,出口创汇积极性不高。给各地下达出口商品收购计划的老办法,已日见失灵。湖州市统计,1986年国家控制的开展外贸产品收购只增长20%,而由市直接经营的产品收购却增长7倍。
没有万全之计。一切都只能在比较中看出优劣,作出选择。地方和企业一旦有权直接从事外贸、外经活动,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科学规划,加强管理,这些都不难解决。而不让企业跨进国际市场经风雨,见世面,企业就永远不会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必需的经验、人才。
耽误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及时地打开鸟笼,让千千万万的鸟儿——企业,在外向型经济的宽阔天空上飞起来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