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甲型肝炎流行后的省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甲型肝炎流行后的省悟
新华社记者 叶世涛 马雪松
新年伊始,一场无形的风暴袭击上海城。
元月中旬以来,市区出现了暴发性的甲型肝炎,来势凶,蔓延快。经过多方努力,目前疫情缓解,发病人数大幅度下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议论纷纷:甲型肝炎发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为什么流行面如此之广?
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次90%左右的甲肝患者,在发病一个月左右前吃过毛蚶。毛蚶是一种生长在浅海泥沙中的贝类,上海人习惯用开水一烫就吃,肉味鲜美。一般说,没有污染的毛蚶是可以这般食用的,但携带肝炎病毒的毛蚶,如此食用就能染上肝炎。
“病从口入”本是家喻户晓的常识。可是在上海,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把住“口”这个关。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调查表明,这次10%左右的“甲肝”患者并没有吃毛蚶,主要是不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交叉感染得病的。
今年春节,饮食业一反常规,门庭冷落,有些饭店酒楼,被顾客退掉的预订“年夜饭”和喜庆宴席多达几百桌甚至上千桌。群众怕上饭店,反映了对店里卫生质量的不信任。长期以来,饮食业生意兴隆,但不少饭店的卫生工作有所放松。特别是有些小店小摊,食品烹饪出售过程中既脏又乱,不堪入目。这次,个别个体户患了甲肝,怕影响收入,带病营业,成了交叉感染的媒介。
举一反三,人们又想到各单位职工食堂使用的饭菜票。卫生防疫部门对长期周转使用的饭菜票进行采样检验,发现平均每张带杂菌1500到3000个、大肠杆菌20到170多个。据悉上海有12000多个职工食堂,每天承担几百万人用餐,这种饭菜票极易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人们建议推广一次性使用的饭菜票,这对防止疾病传染大有好处。
疫情的发生,使人们认识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春节前,上海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突击抽查了13家食品、炒货、乳品、调味品、酿酒厂的卫生状况,结果表明有半数不够格。
“不能只顾市场活,不能只是为赚钱”,上海一位医学老专家在这次“毛蚶事件”的反思中坦率中肯地提出这个意见。早在几年前,市卫生局就同水产、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规定,严格取缔不洁生食水产品,强调毛蚶等水产品限于水产公司采购销售。但是,这个规定没有认真执行,致使大批受到污染的毛蚶通过渔民、商贩流入上海市场。在当前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商品多渠道进货,集市贸易兴起,个体摊贩大量增加,而食品卫生监督员人数少,许多卫生防疫要求无法落实。现在,上海吸取这个教训,加强了市场管理,各区县工商、公安等部门最近统一行动,对菜场、农贸市场进行以食品卫生为重点的大检查。
这次甲肝迅速蔓延,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专家指出,防疫部门要居安思危,经常处于临战前的准备状态,要查细菌、查水质、查人的免疫力,通过监测点掌握疫情动向;不只了解本地,还要了解外地、甚至国外的疫情,越是平静越要搞得起劲。除了主观因素以外,上海卫生防疫部门在人力、物力上都有待加强,避免今后再次措手不及。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