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甲型肝炎的病症及预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生活参谋

甲型肝炎的病症及预防
最近,本报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甲型肝炎的症状和如何预防的问题。为此,本报群众工作部信访组请教了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崔振宇专家等人。他们答复如下: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5天至40天。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中。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病前20天,直到黄疸消失后的头8天,粪便中都有甲型肝炎病毒。如果健康人接触了病人的粪便,或者接触了被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饮水生活用品等,都能传染上甲型肝炎。特别是病人处在潜伏期和发病初期,粪便排毒率最高,传染性也最强。而当谷丙转氨酶值达到高峰或黄疸出现后,粪便排毒明显减少,传染性减小。甲型肝炎病毒抵抗力很强,病毒可以通过病人的手污染各种生活用品,如餐具、脸盆、浴盆、毛巾、衣物等,健康人接触了这些用品,也可能被感染得病。
根据甲型肝炎病毒毒力的大小和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病人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
隐性感染型。这种病人的体内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转氨酶、肝功能生化等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血中可测到有抗甲型肝炎的特异性抗体。
无黄疸型。有甲型肝炎病人的症状,厌油、不想进食、乏力等,血中转氨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都不正常。但症状轻,时间短。
黄疸型。病人发病开始,就有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类似感冒。大约三五天后,病人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继而出现深色尿,浅色大便,眼黄,皮肤出现黄疸。二三周后,病人的黄疸逐渐退了,进入恢复期。
重症型。这种病人的黄疸逐渐加深,症状加重,病情进展迅速,乃致出现肝性脑病。这种病往往与病人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饮酒等诱因有关。
甲型肝炎如何预防呢?
预防的主要办法就是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主要措施如下:
饭前便后要洗手,切断粪便从手到口的传播途径。这点非常简单,但最为重要。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在肝炎流行期间不要吃生菜及凉拌食品。不用公用茶杯、餐具、牙具等。搞好食堂饮食卫生,加强炊事人员的健康管理。售饭时,炊事员必须做到生熟分开,货款分开。提倡分餐制,公用餐具应严格消毒。对疫区来人应进行检疫,对急性患者应隔离40天以上,主要是餐具隔离,常晒被褥。加强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调整工作及生活节奏,防止过度疲劳。这对于预防肝炎也是十分重要的。密切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健康者在10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预防作用。但血液制品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进口的制剂还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使用时应当慎重。另外,对甲型肝炎病毒可采用以下药品消毒:3%的漂白粉;肝炎洗消液、过氧乙酸,按说明书使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