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堪羡驰骋好身手 却怜风雨犹春寒 女发明家王菊珍坎坷中立大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堪羡驰骋好身手 却怜风雨犹春寒
女发明家王菊珍坎坷中立大功
据新华社上海3月6日电 (记者余曦)上海灯泡厂工程师王菊珍发明的“钨铈电极”,一举夺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这位年逾花甲的女发明家,在坎坷境遇中顽强进取,赢得人们敬重。
王菊珍195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灯泡厂。在这里,她看到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本是一个盛产钨砂的国家,自己却不能加工钨丝。美商廉价购进中国钨砂,加工成钨丝后,反以比黄金还贵的价格卖给中国。从此,她立下了为民族振兴发奋图强的信念。她参与了我国第一根钨丝的试制管理工作,以后又研制成功被列为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的“超细钼粉”。
正当王菊珍展露才华的时候,动乱来临了。她被下放到生产钨钍电极的车间里劳动。在这里,她发现放射元素钍给工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钍的放射污染危害工人健康,王菊珍决心攻克这个难关。
王菊珍经过研究,决定选择元素铈来代替钍,但是铈与钨却难以“结缘”。国外资料说,钨铈混合基料中铈的含量超过1%就不易成材,而钨铈电极却要求氧化铈含量超过2%。王菊珍和参加试制的工人们经受了一次次失败的考验,风言风语也不时向她袭来。
在挫折和压力面前,王菊珍并不畏缩,钨铈电极终于试制成功了。它不但消除了生产中的放射污染,而且提高了氩弧焊、等离子焊、切割、喷涂等一批基础工艺的水平,受益者遍及化工、冶金、机械、水电、造船、航天等行业和部门。1980年,钨铈电极以一个新品种的“身份”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列入国际标准;1986年起,钨铈电极开始出口创汇;1987年,这一发明获得美国专利。
王菊珍在研制钨铈电极的同时还制成另一项产品:超声波换能器背衬材料。这一发明也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功绩卓著的王菊珍在厂里却常受到漠视。1984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国际焊接展览上,钨铈电极受到外商的高度评价。没过几天,就有两家美国公司给厂里来信,索取样品,洽谈出口。在来信被厂里长期束之高阁的情况下,王菊珍不得不向上级反映,这才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1984年,上海市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晋升工资,王菊珍也名列其中,但厂里却迟迟不给她落实。后经有关部门查询,才于1987年1月补发给她。尽管如此,王菊珍却毫不懈怠。近两年来,她仍抓住各种机会,为使钨铈电极占领国际市场而积极奔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