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英国文官制度面临大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9
第7版(国际)
专栏:英国通讯

英国文官制度面临大改革
本报记者 李云飞
实行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文官制度要进行大改革了。这是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政策顾问伊布斯爵士为首的内阁效率小组提出来的。
这项改革方案的主要设想是把小部分参与制订政策的文官与绝大多数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包括某些专业、研究机关的工作人员分开。前者只有大约二万人,后者有五十多万人。这样,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官工作将划归另外设立的机构管,这些机构独立或半独立于白厅,因而也就不一定都属于政府机关。这些机构的任务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规定,经费也由政府的有关部门提供,但机构的管理人员有机构内的人事,财务,制度上的决定权,颇似我国的承包制。其目的是减少冗员,节约经费,提高效率。按照计划,再加上配套措施,二年内可节省百分之五的文官费用,即每年至少可节省六点三亿英镑。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有英国政府的文书局、就业局、车辆执照局、公司注册局和皇家宫苑等。国防部也是一个大头,占全部文官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据说该部即将着手把六个研究单位分出去。
英国是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政府的官员分为政务官员和文官。大臣、国务大臣和政务次官等政务官员,由执政党任命,这部分的人不多。其他各部门常务次官以下的各级人员都是文官,他们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因此,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文官中又分为国内文官和外交文官,外交文官只有几千人。同时,文官中又按不同的专业、技术、职能分为许多类,各类文官又都有各自的级别。所有文官的录用和迁升都通过公开考试进行,择优录取。这样既保证了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政务和某些政策的连续性。
英国于一八五三年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经过长期演变,机构已变得相当庞大。据统计,一九七九年初时,英国文官的总人数多达七十三万二千人。注重效率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即对政府机构和文官制度进行了精简和改革。到目前为止,仍有五十九万九千人,每年仅工资一项支出就达七十亿英镑。由于某些体制上的问题,滋生了官僚主义、文牍主义,致使办事效率不高。现在办护照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在伦敦申请驾驶执照考试要等上半年已是常见的现象。因此,政府感到改革势在必行。
一百多年来,英国的文官制度已经历了多次改革。但伦敦舆论认为,这次改革的规模最大,也最彻底,逐步推行,需假以时日。如何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可以说是各国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这次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的大改革,或许能为人们在这方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