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洛阳纸贵”妙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0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洛阳纸贵”妙解刘向阳
曹聚仁先生《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一书,津津乐道于国故,其中自饶兴味。而作者对于他的学问之师章太炎先生,崇仰之情,溢于笔端。书中有这样一段:
“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左思《三都赋》都是传世的名作。相传左思写了《三都赋》,哄动了一时,你也抄,他也抄,弄得洛阳纸价都涨起来了。后来从《文选》上,读到了这三篇名作,实在没有什么道理,连念都不想念,何况叫我抄一遍?章师告诉我们:古代没有字典可查,一般人识字不多,这些赋篇,有如《千字文》一样,供给了许多新字,所以大家抢着去抄了。听了他的话,才恍然大悟!”
原来“洛阳纸贵”是因为它有字典的功用。这个妙解多半不会被成语辞典的编纂者接受,因此未必没有道理。像郭璞的《江赋》竟一连用“?湟淴泱”等32个这类的字去形容波浪之貌,可以说无生动之功,有獭祭之累。不过,章氏此说,并非首创,而是蹈袭了一本并不罕见的书——袁枚的《随园诗话》中的说法。《随园诗话》卷一云:“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今类书、字汇,无所不备,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
袁枚肯定了“才藻富艳”的因素,其说略为详允。在文学发展史上,赋的地位和艺术评价问题,尚大有讨论的余地。值得提出的是,赋是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转化的重要转折点。也许正是在赋的实际创作过程中,古代文人们觉察到了文字的神奇功用。这是一种“文的自觉”,于是他们在赋的文学形式里尽情享受文字自足和唯美的妙用,竭尽铺张之能事。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对文字的这种过度“役使”,反过来会使“神奇”退化为“腐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