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短兵相接鏖战急——刘小光俞斌决战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体育

短兵相接鏖战急
——刘小光俞斌决战纪实
四粒棋子被果断地拍击到米黄色的木质棋盘上,声音清脆有力。两粒黑子和两粒白子互相分隔,对角相望,形成了新近又在棋坛流行的对角型布局。这说明布局者意在分散棋力,遏制大模样的形成,然后通过局部作战取胜对手。
“挂”、“拆”、“罩”、“夹”。几着棋一过,黑白子便碰到一起,迸出了序盘战的火花。首先挑起事端的,是执白棋的俞斌七段,背水一战的形势使他不得不在这场比赛中一再施出强手作最后的一搏。刘小光当然不甘示弱,左下角的黑白子倾刻间缠绕在一起,演示出一个极为复杂的定式,1/4的地盘在第一回合的争斗中被瓜分完毕。对于这个接触战的结果,场外研究的棋手们认为:黑棋略优。
战火开始向左上角蔓延,紧接着黑白子又厮扭着爬到了右上角。每一小块地盘都几经争夺,甚至数度易手,黑棋和白子在互相攻击中,各自惊险万分而又恰到好处地建立起一片片小根据地。尽管在被称为“文人四雅”之一的围棋中,有“求道派”、“美学派”等等儒雅形容,但是在这盘棋面前无论如何只能用战争才能将之比喻恰当。第三个角地的争夺最富戏剧性,刘小光失而复得,重新占据了右上角,俞斌则将对方3个子笼罩在白子的势力之中,形成对中腹和最后一个角地的强有力辐射。可供争夺的处女地越剩越少了,担任挂盘讲解的汪见虹七段和方天丰七段再三判断了一下局势,一致认为刘小光的黑棋地盘超过白棋较多,如不出变故,将可能以数目之优取胜。
然而刘小光却在最后关头走出了破绽,他恃强向力所不能及之处伸出了贪婪的一脚,俞斌毫不犹豫地扳住了它,眼看将以平稳收官结束的棋盘上顿时又是一片硝烟弥漫。令人遗憾的是,俞斌一步漏算,使他未能折断黑棋那条腿,从而错过了一个绝好的胜机。
本报记者 温子建 吴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