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2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王宁一
新春佳节刚过,北京就迎来了肖邦故乡的音乐使者——波兰国家交响乐团。3月3日晚上,经验丰富、质朴内向的指挥家卡基密什·科尔德在演出后虽一再谢幕,但盛情的听众却不肯罢休,终于以加演刚健欢腾、振奋人心的波洛乃兹舞曲把晚会推向了热烈的高潮。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历史悠久,训练有素。乐手们技艺娴熟,配合默契。三首曲目的音乐内涵都得到了准确的揭示。《女武神》(选自瓦格纳连续歌剧《尼贝龙根的戒指》第二部)的场景音乐,被演奏得干脆利落,诗情洋溢;而肖邦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则被演奏得更为出色。钢琴家彼得·帕莱奇内的确才华横溢,他的音色清脆明亮、玉润珠圆,极富颗粒性的指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肖邦的这部协奏曲既不是独奏与协奏的对抗,也不是钢琴与乐队的交响,而更像一部室内性——技巧性的作品。帕莱内奇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他的演奏把抒情与典雅、古典与浪漫、肖邦与莫扎特融为一炉。聆听他那光彩夺目、练习曲般精确的经过句,刹那间竟会觉得那是莫扎特占有了肖邦。亲切温柔的歌唱、激动热烈的狂欢、平静安宁的梦幻、专业化的高贵气度、民族的特有个性,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瞬息万变的五彩画面。乐队的配合清澈细腻,把乐曲的浪漫诗情衬托得备加鲜明。
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是莫索尔斯基根据他在故友维克多—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上的印象而写的作品,图画似乎被人忘却了,而莫索尔斯基的音乐却名扬天下。80年代初卡拉扬亲率柏林交响乐团来华演奏了这部由拉威尔配器的交响组曲。这次再度欣赏波兰交响乐团的演奏,仍然感到十分精采。如果说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精确严谨、层次分明的演奏令人叹服;那么我要说,波兰人由于更能体验作品浓郁的独特风格而令人感到亲切。作品所固有的造型性、标题性的特点,得到了相当生动的体现。科尔德仿佛引领我们步入画廊,令人流连忘返:灰暗的《古堡》、笨重的《牛车》、悲凉的《墓穴》,还有《两个犹太人》鲜明的性格对比以及妖冶怪诞、风驰电掣般的《女巫的小屋》,都活灵活现地浮现于眼前。但也许是北京人的耳朵变得格外挑剔吧!我觉得《基辅的大门》作为套曲的终曲,气魄宏大,当是全曲的高潮。应像翻山越岭,千回百转,终于登上顶峰那样,令人胸襟开阔,感到风光无限。这需要总体的预见性。然而,可能由于《女巫的小屋》一段有欠控制?可能由于齐鸣的号角的进入略嫌突兀?可能由于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尚不足以产生最佳的音响共振?也可能是由于乐队的编制和乐器的质量限制了合奏的力量?骤听之下难以判断。总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座雄伟“建筑”傲然耸立的巍峨感。当然,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无疑是世界上优秀的交响乐队之一,弦乐器组是它的强项,整个乐队在演奏那些深情细腻、富于力度变化的段落时堪称得心应手。就一般水平而言,也比我国的交响乐队艺高一筹。
中国人对于向世界奉献了肖邦、席曼诺夫斯基等一流大师的音乐国度,素来怀着敬佩之情。中国音乐界对于早已闻名于世的波兰国家交响乐团也并不陌生,今日终于一睹风采,令人难忘。(附图片)
指挥家卡基密什·科尔德正在指挥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肖引章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