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加快对中低产田的开发和综合治理 农业黄淮海战役战斗升级 各路科技大军增兵主战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3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快对中低产田的开发和综合治理
农业黄淮海战役战斗升级 各路科技大军增兵主战场
本报北京3月12日讯 记者王溪元、陈满正报道:参加农业科研“黄淮海战役”的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地方政府,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战斗升级”的作战方案——增派科技人员,加大资金和物质投入,实行分区承包,加快科学技术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性转变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开发和综合治理的速度。
“黄淮海战役”,是人们对我国科技战线在黄河、淮河、海河下游平原地区进行的多学科、多部门的大规模农业开发治理工作的称谓。黄淮海平原包括冀、鲁、豫、皖、苏5省和京、津2市的27个地区、298个县,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有耕地2.7亿亩。该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农业潜力大。但是由于受季风多变气候的影响,这里长期受盐、碱、旱、涝的危害,成为吃“南粮”的“缺粮户”。从50年代起,我国就有小批科技人员来这里进行改良土壤、合理种植的农业科学试验。自从“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地区综合治理”课题被列为国家“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这项科学试验发展成“大型战役”。在国务院黄淮海领导小组指挥下,由农牧渔业部具体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参加攻关的主要单位有: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水利、林业系统的有关单位,以及5省2市的农科院、农业院校、畜牧、气象等单位。
多年来,国家在该地区投资250多亿元,修建了一批大型排灌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地区开始不吃
“南粮”,并逐渐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983至1985年,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0至50亿公斤。近年来,参加攻关单位不断增加。农科院、北农大、中科院以及5省2市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等200多个科研所、1.5万科技人员参加了攻关,取得科研成果59项。该地区农产品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可以挖掘。
现在各参战单位已作出决定,在搞好原有试验区、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造中低产田的范围,掀起开发和治理的新高潮。春节过后,农科院负责人分赴山东、河南两省,共商治理中低产田的措施。经过协商,计划以山东陵县、禹城为重点,向德州、惠民地区扩散,河南以商丘、周口、开封、郑州四个地市的29个县为重点工作地区,并由农科院分期派出科技骨干担任技术副县长。安徽以宿县为基地向宿州地区辐射。河北设任丘、冀县粮棉基点,向冀中开发,总面积约5000万亩。中科院准备从今年起,利用5至8年的时间,投入精兵强将,与兄弟单位密切协作,通过承包办法,加快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实现农、林、牧、副、渔各业协调大发展。
3月12日,农牧渔业部、北京农业大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他们近日即将增派干部和科技人员“下海参战”。北京农业大学将有450人组成两个分团,分三批“下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