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厂长收入兑现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3
第2版(经济)
专栏:

厂长收入兑现记
本报记者 张书政
市长下了令
“对话会”结束了,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却未宣布散会,又把扩音器话筒往跟前挪了挪,讲起兑现厂长收入的事来。
这天是2月12日,北京市府综合部门和该市机械局属8户大中型国营企业承包签约一周年,开了个市长与“8户”厂长对话会。早在元旦前夕,陈希同曾在市工业工作会议上当众宣布:“我们不要作‘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要说话算数,取信于民,要坚决地、百分之百地兑现承包合同!”一个月过去了,这项工作仍未落实。春节临近,市长心里惴惴不安。
他借“对话会”之机,向与会的市综合部门、市机械局等单位负责同志讲道:“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厂长收入,应该是企业人均收入的1至3倍。现在全市奖、罚兑现了多少?我们平均主义的旧观念太深了,这个钱,不敢给,也不敢要哇?要过节啦,还不落实!春节前对‘8户’厂长必须落实,而且要登个报!”市机械局迅速落实。“8户”厂长1987年度个人收入兑现,收入最多的,高于所在企业职工人均收入的1.87倍;收入最低的,仅高于1.07倍。农历腊月二十八,机械局领导兵分四路,带着“钱口袋”,分别登门见“8户”厂长,请厂长收钱。
厂长们都收下了吗?
机械局兑现的厂长收入中含两笔钱:去年10月或今年1月局里发的500元年终奖;按厂长应得的高于职工人均收入的“倍数”算,去掉平时每月开支的工资性收入和500元年终奖,需再补发的款。腊月二十八送的补发款,“8户”厂长中,最多的是1074元,最少的是803元。
对这两笔兑现款,有的厂长都拿了,有的则拿了一笔。
北京人民机器总厂厂长朱谈林、北京重型电机厂厂长柯昌棠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厂长刘庆桃,两笔兑现款都拿了,但存在银行里,留作“厂长风险基金”。朱谈林说:“我家7口人,除一个小孙子外,全挣工资,我并不缺这几个钱。我拿了,意在昭示一种向平均主义挑战的气魄,是说明中国厂长在改革中树立了打破‘大锅饭’的新观念,也是一次开拓新的分配制度的现身说法。”
北京起重机器厂厂长宋屏轩、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厂长邬礼明和北京第二机床厂厂长王夏,都没要1月份兑现的500元年终奖。王把钱分给了副厂级干部,每人100元。邬把钱送给了多次搞义务劳动的厂共青团员。宋把钱赠送厂托儿所买玩具和购买北京市残疾人募捐券了。
但是,腊月二十八局里兑现的补发款,他们都拿了。为什么“第一笔”没要?为什么“第二笔”又要了?王夏的表白是有代表性的:“我今年才35岁,青年厂长似乎不应和同龄人职工收入相差太悬殊。”
2月25日,记者再次采访王夏时,估计他可能没要局里腊月二十八兑现的“补发款”,但他出人意料地拿了。他说:“这次兑现,市长发话了,还登了报,若是没有这么强硬的舆论,我还得像对待年终奖那样,把钱分了!”
北京重型机器厂厂长吴宗江和北京建筑机械厂厂长顾思民,两人都是只要了500元年终奖,而未拿腊月二十八兑现的“补发款”。什么原因呢?老吴说:“企业经营者是个小的群体,包括各阶层职工骨干。如果我们拿了,各层次的干部、骨干怎么处理?对他们都表示意思吧,那得需要几十万元左右,这不是个小数。所以,这笔补发款,我要看其他厂长是怎么处理的,再做决定。”
在建筑机械厂,2月16日,厂长顾思民和厂党委书记郑立梁,把局里给他俩每人兑现的819元钱中,各要了119元,表示领受了上级的关怀。下余的1400元按100元、80元、50元三个档次,装进17个信封,分给了17名副厂级干部。
群众议论拾零
元旦、春节以来,围绕兑现“8户”厂长收入,有各种议论。
议论的话题之一,应该相信群众对兑现厂长收入的承受能力。
人们说,承受能力与厂长贡献成正比,厂长的贡献越大,群众的承受能力越大。朱谈林厂长领导企业设计、制造出对开双色胶印机、四色胶印机等10多种新产品,有3种获国家金、银牌奖。该厂1987年产值上缴利税分别比去年增长22.2%和30.7%。职工都说:“厂长有功劳,应该多得!”
人们还说,承受能力与职工收入相适应,企业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群众对兑现厂长收入的承受能力越大。重型电机厂厂长助理庞学群和一机床厂厂报编辑佘时英说:“有些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的收入不比兑现后的厂长收入少,职工对厂长拿‘兑现钱’还有啥意见哪!”
群众对兑现厂长收入议论的话题之二,兑现做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不要神秘化。腊月二十八兑现的“补发款”,因时间仓促,事先没能和企业职工见面,报纸、广播也只报道了“倍数”,有的工人把听到的
“1.87倍”误听为“1.87万元”,传开后,最后传成“得了七八万元”。厂长说:“我全年收入总计兑现3000多元钱。”喧闹平息了。
核定厂长收入的规则应更科学些。有的企业有“两本账”,甚至有“三本账”,企业实际人均收入与上报的数目有差距,兑现的厂长收入与政策规定的数量有一定误差。另外,有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很大,而人均收入不高,这就出现了厂长贡献大而收入不多的“畸形兑现”。有人建议,仿效招标承包、租赁承包和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企业的做法,对一般承包企业厂长的收入,按档次定出死数来。
群众对兑现厂长收入议论的话题之三,兑现合同、取信于民能够创造价值、转化物质力量。
目前,机械局正在抓“8户”之外的其他60户企业厂长收入兑现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