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东京“山谷”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3
第7版(国际)
专栏:

东京“山谷”区
陈理昂 朱铁英
东京的山谷区在地图上很难找到。我们向日本朋友打听,许多人都说没去过。有些去过的人却又直摇头,说那儿阴森可怕。
山谷,在东京台东区东北角的南千住附近,以“泪桥”为中心,方圆约1.7平方公里。这里作为一个区已有100余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日本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山谷区的命运不但未改变,反而频添悲愁。
山谷,顾名思义是群山之谷。但这里并无山峦。它两面被称为荒川的河流所夹绕,另一面是“泪桥”下的一条河(如今已改为马路),因此,它在过去可能是一个荒凉的三角形小岛。德川幕府时代,“泪桥”的另一边是小塚原刑场,走向刑场的犯人们在桥上与家人挥泪告别。如今,小塚原刑场已盖起了店家和住房,只有一所称为“小塚原回向院”的墓地作为史迹,其中有供人凭吊的明治维新时代殉难者的墓碑。对“泪桥”的另一种说法是:山谷附近的吉原是古时的公娼区。从日本东北农村被卖到那里的姑娘,在上野车站下车后,走到桥上与家人泣别,因而得名。总之,这一地区,自古至今洒满了辛酸悲愤的泪。
初冬的一天,晨光熹微,我们乘日比谷线地铁到南千住。步出南千住站南口,走过一座高高的步道桥,在标有“泪桥”旧址石碑的马路两旁,昏暗的路灯下人头躜动。这里就是“人市”。黑魆魆的人群就是在等候雇主的“山谷日雇劳动者”。
那些踯躅街头的人群,全都是长裤、短袄,一副劳动打扮,有人还穿上了劳动鞋——拇指分开四指相连的棉制水靴。有些人手中还提着纸袋,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当街上驶来一辆面包车,从车里走下一个雇主时,“人市”中便有一阵小小的骚动。被选中的“幸运儿”默默地爬进面包车,这些人大多被雇去干建筑、造船或搬运等重体力活。这些行业由于受气候影响,老板雇佣大量长期劳动者不合算,因此一天一雇。“人市”就成为他们所需劳力的补给站。
天亮后,雇主不再光顾,未被雇佣者只好行街头,或者到附近小酒馆去借酒浇愁。日本的餐馆酒店均布置得舒适洁净以招徕顾客,可是,这里的酒馆却是桌椅板凳全无,顾客只能站在柜台前沽酒而饮。看来,这是酒家怕布置舒服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游民赖着不走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我们在大街两旁的小胡同里穿行。这里都是低矮破旧的小屋,一般是两层楼,像鸽子窝一样互相紧挨着。这些是供日雇劳动者寄宿的下等旅馆。但对大多数日雇劳动者来说,他们无钱付房租,只得蜷缩在附近的桥洞下、公园里或地铁站内。夏天就露宿街头或公园的长椅、石凳上。
白天,设在山谷的店家开门营业了,大街上也有过往行人,这里除了破旧和脏乱外,几乎看不出在清晨曾经有个“人市”存在。一些没有受雇的无业游民都散落在小胡同里或玉姬公园里。有些人喝得醉醺醺的,有的三五成群地在闲聊天,还有的用木板、硬纸燃起篝火取暖,有的在篝火旁支着破锅,用它煮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东西充饥。我们还看到一个人坐在篝火边,把脸久久埋在双膝间。他在想什么呢?还有好几次,我们看到横卧在道边的汉子,有的用被子把全身都盖了起来,有的身穿劳动装仰卧着,过往行人谁也不去理睬。
据介绍,山谷地区有3个职业介绍所。那些伫立街头的待雇者是没有资格在职业介绍所登记的。因为登记需要有户籍,而山谷的无业游民大多没有户籍。他们是日本农村和山区贫苦的农民,由于流落城市多年,被吊销了户口。此外就是在竞争剧烈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破产的中小企业主,以及被社会遗弃者,这支队伍约7000至1万人。在职业介绍所登记者也称日雇劳动者,因为一天一雇,每天都要重新登记。当天被雇佣者的日工资8000日元左右,伤残和死亡均无保险,养老年金和奖金更无着落。没有受雇者可获约4000日元的失业救济,能勉强维持一人一天的饭食。但是,如果两个月内受雇不满28天,这份救济也就被取消了。所以,职业介绍所也只是对强壮劳力开门的,那些年老体弱者,只得流入山谷的无业群。
既然职业介绍所对大批无业群弃之不管,他们就容易落进黑社会的魔掌。山谷地区的黑社会组织主要是“日本国粹会”,它控制着山谷所有劳动工作机会的80%。在求助无门的时候,山谷的失业者不得不去投靠它,并让它剥削每天所得工资的一半。再除去现场订约者所扣的10%,劳动者只获约40%。日雇劳动者的组织“山谷争议团”的首领们虽然提出“争取没有歧视的社会”等口号,与黑社会进行斗争,但他们所得的回答是遭暗杀和镇压。
每年从圣诞节到1月10日的两周间,是日本的全国休假日。这期间没有什么地方要雇人了,山谷区的贫民只有坐等饥饿、寒冷和疾病袭来。人称这是“魔鬼的两周”。这时山谷人的死亡率升高。那些人死后埋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我们在附近的一个墓地里找到了一个标名“山谷老友会”的发愿主,在吉原娼妓的墓碑旁,为死去的山谷孤苦劳动者立了一块木牌,种上两株太阳花,并在木牌上题词:“让这地方的花,在太阳下结束一生,作为活着没有得到安宁的山谷日雇劳动者死后的遗愿和象征”。一块木牌,两枝花,仅此一箭之地,就是山谷失业群的坟墓,它多么让人寒心!
东京银座、新宿等摩天大楼的霓虹灯彻夜通明,而那些无声地生存在山谷黑暗角落里的穷人却在挣扎。一位失业者在山谷地区刊物《伙伴》上发表的一首诗,表达了这些无声者的悲愤心声:风,吹遍了大地,北风呼吼,工作无讯;既无钱,又无家可归,每天的日子是空腹、露宿……达官、大企业主,给我工作,给我工作吧!啊!我被逼迫到社会的暗角,制度的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究竟是谁的罪过?难道是我的过错?!不,这是社会的过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