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阅读
  • 0回复

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3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1935年,胡焕庸教授著作《中国人口之分布》,创制了我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人口密度是指在一定地区内的人口密度程度的指标,也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的平均居民数来表示。胡教授在图上发现,从黑龙江的瑷珲连接云南的腾冲,作一条直线,分全国为两半个:东南半壁占全国总面积的36%,却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6%;西北半壁占全国面积的64%,但人口仅占全国的4%。
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资料,仍用同一根分界线再做计算,东南半壁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占全国的94.4%,西北半壁占全国面积57.1%,人口占全国的5.6%,同1935年相比,变化不大。
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基本与瑷珲—腾冲一线重合,少数民族大部散居在西北半壁,所以说,瑷珲—腾冲分界线不仅是人口和民族的分界线,也是自然分界线。
研究人口地理学,探讨人口分布的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安排人类的今天和规划美好的未来。
(摘自《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肖飞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