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谁杀死了陈果仁?》纪录片在纽约首映 观众反应十分强烈,对死难者及其母亲深表同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4
第6版(国际)
专栏:

《谁杀死了陈果仁?》纪录片在纽约首映
观众反应十分强烈,对死难者及其母亲深表同情
新华社纽约3月11日电(记者钱文荣)以华裔陈果仁被害案件为题材的纪录片《谁杀死了陈果仁?》今晚在纽约“新导演、新电影展览”开幕式上首次公映,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反响。
陈果仁案发生在1982年6月间,这位27岁的工程师在底特律市郊一家酒吧间遇失业白人伊班斯和他的继子尼兹寻衅。陈果仁被他俩追到一家小吃点门前,用木球棒活活打死。案件发生9个月后,两名凶手被判过失杀人,各判缓刑3年和罚款。这一宣判在美国亚裔社会激起公愤,他们在各大城市举行游行集会,要求重审。1983年,联邦陪审团重审此案,尼兹被判无罪,伊班斯被判刑25年。但是,1987年4月,伊班斯又被改判无罪释放。
影片《谁杀死了陈果仁?》,是美籍华裔女导演崔明慧与日裔女制片人田岛仁内合作拍摄的。这部长达87分钟的纪录片生动地再现了案件的全过程,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对这一案件的愤慨。
崔明慧女士说,这部影片拍摄时间之所以耗时近5年,是因为要寻找和采访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人,包括被害人的母亲、两名凶手、法官、律师以及有关证人。
影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旁白,完全通过被访问者的谈话来揭示案件的经过,使观众感同身受,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影片最感人之处是陈果仁的母亲余琼芳努力不懈地为正义抗争的场面。她在记者招待会上全身颤抖,双手紧握,目光凝视,久久说不出话来,最后才说出了一句话:“我要正义!”
在影片中,一位法官借口他每年要处理数百起乃至数千起案件,为他拒绝向检方证人询查案件经过作辩解,暴露了美国司法制度的虚伪性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
崔明慧女士指出,今天美国的种族冲突已不仅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问题,亚裔也陷身在内。《谁杀死了陈果仁?》触及了美国的司法制度和经济衰落给人们造成的变态心理等问题。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反应十分强烈,对死难者和他的母亲深表同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