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从泰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4
第7版(国际)
专栏:

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从泰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谈起
晓微
近十年来,泰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成就令人瞩目。人们预测,照此发展下去,泰国可能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泰国政府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出口为龙头,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了整个经济发展。
近几年泰国经济发展情况良好,1981年至1985年平均增长5.3%,1986年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仍维持了3.6%的增长速度。去年泰国经济发展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全年经济增长率5.6%,远高于世界经济2.8%的增长率。这说明泰国经济正在顺利克服西方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困难,迅速复苏和发展。
其中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取得了增长9.7%的好成绩,增长最快的是建材工业、运输车辆和设备以及出口工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业生产下降的不利影响。由于严重的干旱天气,去年农业生产出现了1%的负增长,农作物减产3%,林业减产1.2%,其中稻米产量只达到1780万吨,是1984年以来最低的一年,玉米也从1984年的420万吨减至270万吨。然而渔业和畜牧业生产情况不错,分别增长5.9%和5.1%。
外贸出口很好,全年出口总值为2850亿铢(约合114亿美元),增长23.1%。出口商品中工业品增长最快,达到37.9%,主要商品有成衣、纺织品、铝制品、鞋、家具和玩具等。进口也有较大增长,去年头十个月进口总值为2687亿铢,比去年同期增长32.9%,其中原料、粗加工原料、资本商品和燃料增长分别为40.2%、27.2%和33.6%。预计全年进口总值将达到3186亿铢(约合127.4亿美元),增长29.6%。进口增加是国内工业发展和投资增长的结果。预计去年外贸逆差为336亿铢(约合13.4亿美元),比1986年增加一倍。但由于旅游等服务业有235亿铢的盈余,实际上的逆差微不足道。
财政状况稳定,国际收支情况良好。外汇储备为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4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2.2%,物价基本稳定。
近几年泰国政府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通过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泰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其成就在国际上令人瞩目。人们在预测,不久的将来,泰国可能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泰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一、泰国国内政治形势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社会比较和谐,是近几年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基本因素。炳·廷素拉暖1980年担任总理以来已连续执政八年,其间发生了两次军人政变,反对派的倒阁活动也很频繁,但都未能成为气候,主要原因是人心思安。国内劳资关系和各民族的关系也比较协调。泰国华人大约有400万,长期以来泰国政府强调国内各民族和睦相处,给华人同泰国其他民族同等的公民权利,善于发挥华人在发展泰国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不但使泰、华两族人民关系十分融洽,而且促进了泰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以出口为龙头,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从70年代初开始,泰国政府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工业,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1979年又决定开发东海岸,设立“叻甲邦”出口加工区。近几年在世界经济动荡,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初级产品和原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泰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强自身应变能力;同时从外交上积极配合,多方向地开拓新市场。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果。去年出口总额增长23.1%,其中工业品出口增幅达到37.8%。农业方面,稻米是泰国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去年稻谷虽然减产,但出口量仍有所增加,达到420万吨。泰国政府一方面极力保住稻米出口的传统市场,另一方面又根据近年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有计划地安排农作物种植比例,注意出口产品的多样化。
三、抓住当前有利的国际机遇,更加放手加快引进外资。泰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稳定,劳动力成本低廉,技术熟练,基础设施条件和各项服务均较好,是世界上理想的投资地点。泰国政府注意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为此,1983年专门颁布了《投资促进法》,规定了外资的投资范围和鼓励性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对国家国际收支平衡有贡献的,有利于开发国内资源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的,设于内地各府的以及能节约能源或代替能源进口的项目等。政府同时保证不将获准的扶助项目收归国有,不开办同类产品的国营企业与之竞争,也不限制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对所需进口的设备、配件和原料进口关税给以优惠等等。近两年来泰国政府又充分利用日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向外转移资金、实行产业调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开放,采取措施加快引进外资审批速度。据泰国海关投资总署公布,去年泰国共批准投资596项,注册资本650亿铢(约合26亿美元),绝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面向出口项目。其中最多的是日本和台湾的资本。经泰国政府批准的日资项目就达200个。
四、重视发展旅游业。1975年泰国旅游收入仅2.3亿美元,到1984年增加到10.4亿美元,首次超过传统出口商品稻米的总值。从1984年起,旅游收入又超过了出口创值最高的纺织品。去年,泰国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决定1987年为泰国的旅游年。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各有关部门为此密切配合,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政府去年拨给旅游业的预算为3亿多铢,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6%。其成果亦十分明显,去年旅游者达350万人,每个游客平均每天在泰消费2380铢(约100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破纪录的19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32%。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收入,而且扩大了就业机会。
此外,国际市场油价下跌,泰国货币对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汇率降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下降,银根松动等对泰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短期的有利影响。
当然,泰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其中农业生产仍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生产率也低。去年泰国农业的减产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随之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现在泰国的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首都曼谷周围地区。这一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产值却占全国生产总值的一半,人均收入已达2500多美元,而一些偏远地区人均收入仅有300美元左右。在工业内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弱点,近20多年来,泰国工业发展采取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面向出口工业为主的战略,机械制造、能源等基础工业相对薄弱,从而产生了过分依赖国外市场,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泰国政府和经济界人士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