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多方瞩目的一年——1987年农村经济评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多方瞩目的一年
——1987年农村经济评析
本报记者 姚力文 吴长生
肥、油、药叫紧,肉、蛋、菜涨价,由此引起的城乡双向震动,使农村和农业又成热门话题
农村改革已近10年。以1985年为界,对前期的成就,举世公认;对近期的评价,不尽相同。对刚刚过去的1987年,更是众说纷纭。
1987年,似乎是农业的多事之年。
上半年,化肥、柴油、农药、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农民攥着“挂钩”的票证买不到东西,怨声载道,抢购化肥事件时有所闻。一些地方,在抗旱的关节上,没电抽水,农民睁眼看着庄稼枯萎。一位被选为省人大代表的某省农民,进行选举时,勾掉选票上的候选人姓名,填上“化肥、柴油、农药”。在一些地方,政府与农民关系相当紧张。
下半年,又发生另一种情况:上半年一些地方的农民还得排队卖肉猪,下半年,猪肉、鸡蛋供应却一月紧似一月,不少城市相继恢复猪肉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市场的蔬菜价格也直线上升。城市居民提篮叫苦,埋怨声声。
肥、油、药,肉、蛋、菜,引起城乡双向震动。但人们议论的话题却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而是整个农村改革的得失和农村经济的进退。
有人作出中国农村经济已由超常规增长转入常规增长的判断;有人则得出农业“陷入徘徊”、“出现萎缩”的结论。
面对流通体制改革受阻,多种农产品收购乍放又收,地域封锁严重的复杂局面,一些人呼吁改革需要新的突破,农产品购销还得进一步放开;一些人则认为购销体制改革搞早了、改乱了,还是“统”起来好办事,甚至责难说:“计划就是法律么,为什么不认真执行计划!”在这些同志的心目中,似乎只要有个计划,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生。
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些同志指责它以小挤大,低水平过度竞争,发展过热;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乡镇企业经住了市场竞争的考验,方兴未艾,在当前对市场机制的适应能力远远超过国营企业。
农业的种种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投资份额下降、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推广艰难、部分产品生产波动较大……各方都在议论纷纷,许多人忧心忡忡……
1987年,农村和农业又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尽管各自的感受和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有异,但农村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情。
主要农产品的波动,给人们上了有益的一课:农业已转上商品经济轨道,我们怎能不按价值规律与农民打交道
到底怎么看1987年的农村经济呢?应当指出,由于农村新机制的框架才具雏形,远未能起主导作用,而旧机制还在顽固地起作用,因而农村经济新旧机制的摩擦增多,多方利益的摩擦增多。
重要的是,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需作冷静的具体的分析,分清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近期的;哪些是旧机制遗留的老问题,哪些是新情况、新问题;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哪些又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不加分析,把各种问题混在一起,一古脑儿地归罪于1987年,或者用老观念对待新情况,那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会加大误解,以致丧失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譬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就不是1987年才遇到的新问题。从1 958年大炼钢铁、大砍森林,到以粮为纲毁林毁草、围湖种粮,生态失衡几十年的老账,怎能在一两年内还清呢?
农业投资份额下降问题,特别是忽视对农业的技术投资,也是多年来未得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仅举一例:我国目前生猪死亡率在10%以上,而先进国家只有2%—3%。只要加强疫病防治,死亡率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有关部门曾再三再四地呼吁,要求建立一座生产水平较高的疫种厂,可至今没争取到投资。猪,年复一年地每年病死数千万头。一些经济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农业投资长期不足,是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的,改革正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一年之内融化几十年结成的坚冰,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哪些是1987年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呢?可以列举很多,例如猪肉供应紧张,生产资料涨价过猛等等,最重要的新情况——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的,是农业转上商品经济轨道,出现了周期性的波动,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还出现了供给与消费需求对应关系的变化。
面对新形势,农民进步了。他们不满足于文件上规定的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名义,而且要求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生产与经营自主权,要求改变长期所处的不公平经济地位。而一些领导机构和部门却落后于形势,缺乏对新情况的了解和科学分析,没能及时拿出与改革相适应的有力对策,特别是没有真正把农民当作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来对待。结果是加剧了转轨时期的矛盾冲突与摩擦,加大了生产波动的幅度。
生猪产销,表现最为突出。1986年,各地普遍出现“卖猪难”,市场肉价一个劲下跌。湖北竟有农民提着麻袋上市买便宜猪肉,驮回去喂貂。市场信号告诉农民:养猪不赚钱了!此时,政府本应有所作为,采取保护性措施,帮助农民度过风险。但有关部门、地方几乎都是宁可花力气动员城里人多吃“爱国肉”,也舍不得花些钱来“买”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是同农民对着干,你卖难,我也抛库存,商业部门生怕存肉吃了亏。农民别无选择,只好埋猪崽、宰母猪。这就必然导致1987年的猪肉紧张。对付紧张,许多地方依然采用加强地域封锁、限购限销等老办法,结果事与愿违,农民宁可自宰自食,也不卖给食品站,于是更加剧了猪肉供需矛盾。
糖料生产也如此。前几年,已出现“糖贱伤农”的苗头。广东农贸市场竟出现“以蔗充柴”的怪现象。既然“一斤蔗不如一斤草”,农民自然不愿种蔗。大概也是怕引起“城市震荡”,带来“连锁反应”,调价措施迟迟未能出台。直拖到糖厂停产、市场断档,有关决策部门才认识到蔗价早该动了。
当然,对商品经济,从上到下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间,有些失误也是难免,生产出现被动也不足为奇。值得反思的是,有些可免的失误没能免除,有些可小的波动却人为地扩大了。
1987年猪、糖生产、供给波动的事实,又一次宣告:“多了砍少了赶”的老办法不仅失灵,而且有害。在改革9年后的今天,农民理直气壮地走上“价值规律”的“法庭”。
1987年的实践给我们上了有益的一课:价值规律只能遵循,不能背离。不论是谁,必须学会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而要真正做到按价值法则办事,还必须坚决地逐步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这正是继续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边波动,一边前进,这就是今天的农村和农业;1987年是这样,今后也将是这样……
1987年,是农村多方面取得新进展的一年。
——在新旧体制摩擦,流通体制改革受阻的大环境中,各地分散自主决策,努力改善区域“小气候”,使改革有所突破。例如,浙江省大胆改革生猪购销体制,收购、销售价格同步放开,城市肉食补贴由暗转明,有利于刺激生产,节制消费。江西赣南地区开辟粮食购销改革试验区,实行定额包干,经营权下放到县,除城市口粮外,其余用粮一律放开经营,对广东、福建不实行封锁。试验半年,活跃了粮食流通,农民得利,地方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最近,有关领导部门充分肯定了分散决策的新经验,认为这是一股支持地方、群众创造的新潮流,对改革深入有巨大推动作用。
——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经济中明显增强。最有说服力的是粮食生产。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一涨再涨,粮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却恢复到1984年水平,总产比前年增加100亿公斤,单产超过了1984年。这是农民对市场粮价上升的积极反应。它说明,只要坚持改革,搞活粮食购销,搞好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技术投入,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是大有希望的。水果、水产品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更证实了这样一点:哪项农产品切实按价值规律办事,放得越开,经营得越活,发展得就越快。
——在资金短缺、原材料供应紧张、竞争加剧、摊派增多等不利条件下,乡镇企业产值和利税仍比上年增长20%以上。这表明,广大农民寻求新就业门路的欲望,依然异常强烈。并再次证明乡镇企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农民办工业的大潮,方兴未艾。
——在国内外市场引导下,开发性、创汇型农业有了新发展,沿海、内地,平川、山区,都涌现出一批开发荒滩、荒水、荒山、荒地的新典型。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采取私人、合股、工贸结合、产销挂钩等多种形式经营,展示了群众性深度开发农业的广阔前景。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有了新进步。许多地方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促进生产水平大提高。新疆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和玉米良种,平均亩产高达750公斤。沿海地带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质量标准,改革耕作,提高管理,带动生产技术水平全面上升。
——农业投入减少倾向,在更大范围内引起了重视。从政府到农民,都想方设法,增加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去年,沿海各省共新开虾池180万亩,资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筹集的。农用生产资料价高,但仍供不应求,也从另一面证实了这一点。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山东、陕西、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新疆、安徽、甘肃等省区,都采取不同方式,筹集资金,组织劳力,增加对农田水利、畜牧、林业、农用工业等投入。
上述状况,令人亦喜亦忧。喜在,近年为人们所担心的农业投入减少、水利失修等问题已经引起普遍重视,情况开始出现转机;忧在,多数地方采取的还是“以工补农”的方式,还是封闭式的农村自我循环。如何切实纠正城乡倾斜,建立起城乡协调发展,工农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还是一个远未解决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